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治安工作论文

治安案件办案程序管理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1-13页
1 治安案件办案程序管理的涵义第13-17页
    1.1 治安案件办案程序的涵义第13-14页
    1.2 治安案件办案程序管理的涵义第14-15页
    1.3 治安案件办案程序与治安案件办案程序管理的关系第15-17页
        1.3.1 两者的联系第15页
        1.3.2 两者的区别第15-17页
2 治安案件办案程序管理存在的问题第17-25页
    2.1 办案程序管理主体较为混乱第17-21页
        2.1.1 程序管理主体多且分散第17-18页
        2.1.2 程序管理主体职能之间矛盾冲突第18-21页
            2.1.2.1 基层管理主体不同角色间的冲突第18-19页
            2.1.2.2 法制部门办案指导与办案监督职能之间的矛盾第19-20页
            2.1.2.3 不同主体间执法监督职能的交叉第20-21页
    2.2 缺乏对程序的实质性审查第21-23页
        2.2.1 缺乏对程序实质性审查的一般表现第21-22页
        2.2.2 以扣押程序为例第22页
        2.2.3 以听证程序为例第22-23页
    2.3 监督部门对程序的重视程度不够第23-25页
        2.3.1 公安机关内部对程序管理不够重视第23页
        2.3.2 救济部门对程序违法不够重视第23-25页
3 治安案件办案程序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第25-31页
    3.1 办案程序意识淡薄第25-26页
        3.1.1 办案人员的程序意识淡薄第25页
        3.1.2 审核人员的程序意识淡薄第25-26页
        3.1.3 相对人的程序意识淡薄第26页
    3.2 程序管理方面的立法不健全第26-28页
        3.2.1 无行政程序的成文法第26-27页
        3.2.2 现行规定存在法律漏洞第27-28页
    3.3 办案过程的封闭性强第28-29页
        3.3.1 公安机关拥有办理治安案件的“绝对”权力第28页
        3.3.2 办案过程隐蔽性强,导致随意性大第28-29页
    3.4 对办案程序管理监督不到位第29-31页
        3.4.1 日常管理工作缺失第29页
        3.4.2 程序管理各主体间沟通不畅第29-30页
        3.4.3 对程序的司法审查不到位第30-31页
4 治安案件办案程序管理的理论依据第31-36页
    4.1 正当程序理论第31-33页
        4.1.1 正当程序理论的基本内容第31页
        4.1.2 正当程序理论对治安案件办案程序管理的指导第31-33页
    4.2 效率管理理论第33-34页
        4.2.1 效率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第33页
        4.2.2 效率管理理论对治安案件办案程序管理的指导第33-34页
    4.3 绩效管理理论第34-36页
        4.3.1 绩效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第34页
        4.3.2 绩效管理理论对治安案件办案程序管理的指导第34-36页
5 完善治安案件办案程序管理的建议第36-41页
    5.1 进一步健全相关立法工作第36-37页
        5.1.1 完善对办案程序的立法工作第36页
        5.1.2 加强对程序管理的立法工作第36-37页
        5.1.3 明确对程序违法的法律责任第37页
    5.2 加强教育培训,转变执法理念第37-38页
        5.2.1 通过教育培训,提升法律素养第37-38页
        5.2.2 通过政务公开,转变执法理念第38页
    5.3 明确主体职责,细化工作流程第38-39页
        5.3.1 通过制度设计,明确主体职责第38-39页
        5.3.2 借助科技手段,细化工作流程第39页
    5.4 将程序管理纳入绩效考核第39-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反恐背景下我国出入境管理机制完善研究
下一篇: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外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