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公安行政工作论文--教育、训练论文

警务实战化背景下警察在职培训模式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10-11页
1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3页
    1.2 研究综述第13-18页
        1.2.1 关于警务实战化的理论研究第13-15页
        1.2.2 关于警察在职培训的国内外理论研究第15-18页
        1.2.3 关于以上理论研究的有益启示第18页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创新点及难点第18-21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3.3 研究创新点第20页
        1.3.4 研究难点第20-21页
2 警务实战化概说第21-25页
    2.1 警务实战化提出的背景第21-22页
        2.1.1 社会治安形势日益复杂第21-22页
        2.1.2 传统警务机制与公安工作现实情况的矛盾凸显第22页
        2.1.3 公安民警的执法环境日益恶化第22页
    2.2 警务实战化的含义第22-23页
    2.3 警务实战化的内容第23-25页
3 警察在职培训模式的理论释义第25-28页
    3.1 教育与培训的区别第25-26页
    3.2 警察在职培训概说第26-28页
        3.2.1 警察在职培训的含义第26页
        3.2.2 警察在职培训的类型第26-27页
        3.2.3 警察在职培训的特点第27-28页
    3.3 警察在职培训模式的定义第28页
4 凸显警务实战效能的警察在职培训模式分析--以“轮训轮值、战训合一”为例第28-34页
    4.1 “轮训轮值、战训合一”模式概说第28-31页
        4.1.1 “轮训轮值、战训合一”模式的内容第28-29页
        4.1.2 “轮训轮值、战训合一”模式的特点第29-30页
        4.1.3 “轮训轮值、战训合一”模式的实施重点第30-31页
    4.2 警务实战化背景下“轮训轮值、战训合一”模式存在的不足第31-34页
        4.2.1 目标定位出现误区,致使战训分离第31页
        4.2.2 缺少培训需求分析,培训内容设置不尽合理第31-32页
        4.2.3 培训方法落后,培训效果不明显第32页
        4.2.4 教官队伍建设薄弱,制约培训效果提升第32-33页
        4.2.5 培训管理方法不尽科学,评估考核流于形式第33-34页
5 国(境)外警察在职培训有益借鉴第34-37页
    5.1 培训理念突出实战第34页
    5.2 培训内容紧扣实战第34-36页
    5.3 培训方法贴近实战第36页
    5.4 培训教官来源实战第36-37页
6 警务实战化背景下建构警察在职培训模式的路径选择第37-48页
    6.1 加强在职培训需求分析第37-40页
        6.1.1 岗位需求分析第38-39页
        6.1.2 个体需求分析第39-40页
    6.2 完善培训实战化实施体系第40-44页
        6.2.1 培训管理警务化第40-41页
        6.2.2 培训内容实战化第41-42页
        6.2.3 培训方法实战化第42-43页
        6.2.4 全面实行教官制第43-44页
    6.3 构建实战培训的评估体系第44-48页
        6.3.1 确定评估原则第45页
        6.3.2 实施评估内容第45-47页
        6.3.3 评估结果的应用第47-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区警务中的市民意识研究
下一篇:公安机关社区公共关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