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符号表 | 第9-11页 |
| 1 绪论 | 第11-24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页 |
| 1.2 燃煤硫的形态及其析出规律的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1.2.1 煤中无机硫的热转化 | 第11-13页 |
| 1.2.2 煤中有机硫的热转化 | 第13-15页 |
| 1.2.3 煤中矿物质对硫析出的影响 | 第15-16页 |
| 1.3 燃煤氮的形态及其析出规律的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 1.3.1 煤中氮的赋存形态 | 第16页 |
| 1.3.2 煤中氮的转化机理 | 第16-19页 |
| 1.3.3 不同矿物质对NO生成的影响 | 第19-20页 |
| 1.4 煤粉燃烧过程中氮硫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3-24页 |
| 2 单质硫在热解过程中对NO析出的影响 | 第24-32页 |
| 2.1 试验设备与试验方案 | 第24-26页 |
| 2.1.1 试验设备简介 | 第24-25页 |
| 2.1.2 试验方案 | 第25-26页 |
| 2.2 不同单质硫加入量对NO生成的影响 | 第26-29页 |
| 2.3 单质硫对NO生成影响的机理分析 | 第29-31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3 黄铁矿硫对NO析出的影响 | 第32-47页 |
| 3.1 黄铁矿去除对NO生成的影响 | 第32-39页 |
| 3.1.1 黄铁矿的脱除 | 第32页 |
| 3.1.2 HNO_3酸洗过程中滞留在煤中的硝酸基的处理 | 第32-35页 |
| 3.1.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5-39页 |
| 3.2 黄铁矿加入对NO生成的影响 | 第39-40页 |
| 3.3 黄铁矿去除对挥发分氮和焦炭氮析出的影响 | 第40-44页 |
| 3.3.1 黄铁矿去除对挥发分氮析出规律的探讨 | 第42-43页 |
| 3.3.2 黄铁矿去除对焦炭氮析出规律的探讨 | 第43-44页 |
| 3.4 洗煤对NO生成的影响 | 第44-46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4 贫氧工况下黄铁矿对半焦还原NO的影响 | 第47-53页 |
| 4.1 半焦的制备 | 第47-48页 |
| 4.2.黄铁矿脱除对半焦还原NO能力的影响 | 第48-51页 |
| 4.3 加入硫化亚铁对半焦还原NO能力的影响 | 第51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5 SO_2对NO析出的影响 | 第53-61页 |
| 5.1 SO_2对NO生成的影响规律的试验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 5.2 SO_2分解的机理分析 | 第55-58页 |
| 5.3 氧化性气氛下SO_2对NO影响的机理分析 | 第58-59页 |
| 5.4 还原性气氛下SO_2对NO影响的机理分析 | 第59-60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6 总结和误差分析 | 第61-63页 |
| 6.1 总结 | 第61-62页 |
| 6.2 误差分析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8-69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