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3 电工圆铝杆 | 第11-12页 |
1.4 课题技术关键 | 第12-14页 |
1.5 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14-17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2 研究目标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小型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17-43页 |
2.1 实验方案设计 | 第17-18页 |
2.2 热力学计算与分析 | 第18-20页 |
2.3 正交实验设计 | 第20-22页 |
2.4 硼对工业纯铝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 第22-28页 |
2.4.1 电阻率 | 第22页 |
2.4.2 显微组织 | 第22-25页 |
2.4.3 能谱分析 | 第25-28页 |
2.5 La对工业纯铝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 第28-31页 |
2.5.1 电阻率 | 第28页 |
2.5.2 显微组织 | 第28-30页 |
2.5.3 能谱分析 | 第30-31页 |
2.6 混合稀土对工业纯铝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 第31-34页 |
2.6.1 电阻率 | 第31-32页 |
2.6.2 显微组织 | 第32-33页 |
2.6.3 能谱分析 | 第33-34页 |
2.7 稀土和 B复合对工业纯铝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 第34-38页 |
2.7.1 电阻率 | 第34-35页 |
2.7.2 显微组织 | 第35-36页 |
2.7.3 能谱分析 | 第36-38页 |
2.8 稀土和硼单独与复合作用对比 | 第38-41页 |
2.8.1 Al-RE-B | 第38页 |
2.8.2 Al-La-B | 第38页 |
2.8.3 SEM显微组织 | 第38-41页 |
2.9 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试验工艺的分析讨论 | 第43-49页 |
3.1 铝液 | 第43-44页 |
3.1.1 合金化的准确配料、备料 | 第44页 |
3.1.2 微量合金元素在铝液中的均匀 | 第44页 |
3.2 熔体的精炼、净化处理 | 第44-46页 |
3.2.1 精炼 | 第45页 |
3.2.2 化学成份的分析调整 | 第45页 |
3.2.3 静置 | 第45页 |
3.2.4 熔体在线净化 | 第45-46页 |
3.3 连续铸坯 | 第46-47页 |
3.3.1 浇铸系统 | 第46页 |
3.3.2 浇铸温度 | 第46页 |
3.3.3 冷却强度 | 第46-47页 |
3.4 连续轧制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工业试验 | 第49-75页 |
4.1 电工圆铝杆生产工艺方案 | 第49-51页 |
4.2 优化设备配置 | 第51-55页 |
4.2.1 燃油保温炉改造 | 第51-52页 |
4.2.2 冷却系统改造方案 | 第52-53页 |
4.2.3 动力部分改造方案 | 第53页 |
4.2.4 陶瓷过滤板 | 第53页 |
4.2.5 N_2净化装置 | 第53-54页 |
4.2.6 水平浇包 | 第54-55页 |
4.3 电工圆铝杆合金化工业试验 | 第55-57页 |
4.3.1 铝液成分 | 第55页 |
4.3.2 配料 | 第55-56页 |
4.3.3 试验仪器 | 第56-57页 |
4.4 电工圆铝杆合金化工业试验结果 | 第57-71页 |
4.4.1 添加 Al-B3%合金试验 | 第57-61页 |
4.4.2 添加 Al-La10%合金和 Al-RE10%合金试验 | 第61-62页 |
4.4.3 添加微量 Ti对电工圆铝杆性能的影响 | 第62-65页 |
4.4.4 添加 Al-B3%合金和 Al-RE10%工业验证试 | 第65-69页 |
4.4.5 金相组织观察 | 第69-71页 |
4.5 含RE、B的电工圆铝杆生产成本 | 第71-72页 |
4.6 小结 | 第72页 |
4.7 项目实施效果 | 第72-7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3-84页 |
相关论文摘要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