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广义汉明重量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英文摘要) | 第7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0-13页 |
1.1 相对广义汉明重量 | 第10-11页 |
1.2 线性码的格图 | 第11页 |
1.3 本文结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窃听信道和陪集编码方案 | 第13-23页 |
2.1 引言 | 第13页 |
2.2 保密通信 | 第13页 |
2.3 搭线窃听信道模型 | 第13-16页 |
2.4 随机编码方案 | 第16-17页 |
2.5 第二类搭线窃听信道 | 第17-19页 |
2.6 陪集编码方案 | 第19页 |
2.7 陪集编码的应用 | 第19-22页 |
2.7.1 广播信道 | 第20-21页 |
2.7.2 脏纸信道 | 第21-22页 |
2.8 总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商子码集和逆相对维数轮廓 | 第23-44页 |
3.1 导言 | 第23-24页 |
3.2 预备知识 | 第24-27页 |
3.3 商子码集 | 第27-30页 |
3.4 广义汉明重量和相对广义汉明重量 | 第30-34页 |
3.5 IRDLP的另一个界 | 第34-39页 |
3.6 和扩展Singleton 界比较 | 第39-41页 |
3.7 第二类搭线窃听信道的安全分析和设计 | 第41-43页 |
3.8 结论 | 第43-44页 |
第四章 相对广义汉明重量和格复杂度 | 第44-52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线性码的格图和其复杂度 | 第44-46页 |
4.3 线性码格图的构造 | 第46-47页 |
4.4 线性码和其子码的格子复杂度 | 第47-50页 |
4.5 线性码格图的最佳Ordering | 第50-51页 |
4.6 结论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结论和未来展望 | 第52-53页 |
5.1 结论 | 第52页 |
5.2 未来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录A 相关数学公式和证明 | 第57-5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