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2-芳基苯并咪唑衍生物及其稀土金属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引言第11-24页
    1.1 DNA概述第11-12页
        1.1.1 DNA的组成第11页
        1.1.2 DNA的结构第11-12页
    1.2 苯并咪唑衍生物第12-16页
        1.2.1 苯并咪唑衍生物的特性及应用第12-15页
        1.2.2 稀土金属配位化合物第15-16页
    1.3 药物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的模式第16-17页
        1.3.1 共价作用第16页
        1.3.2 剪切作用第16页
        1.3.3 非共价作用第16-17页
    1.4 药物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的常用研究方法第17-22页
        1.4.1 紫外可见光谱法第17-18页
        1.4.2 荧光光谱法第18-19页
        1.4.3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第19页
        1.4.4 共振光散射技术第19-20页
        1.4.5 圆二色光谱法第20页
        1.4.6 电化学分析法第20页
        1.4.7 流体力学法第20-21页
        1.4.8 分子对接技术第21-22页
        1.4.9 其他方法第22页
    1.5 课题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第22-24页
        1.5.1 研究意义第22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2 2-芳基苯并咪唑衍生物小分子的合成与表征第24-28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实验部分第24-27页
        2.2.1 试剂与仪器第24-25页
        2.2.2 实验步骤第25-27页
    2.3 化合物的表征第27-28页
3 2-芳基苯并咪唑衍生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第28-41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实验部分第28-30页
        3.2.1 试剂与仪器第28-29页
        3.2.2 实验方法第29-3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0-40页
        3.3.1 ct-DNA对DEPBI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第30-32页
        3.3.2 ct-DNA与DEPBI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第32-34页
        3.3.3 ct-DNA与DEPBI作用的共振光散射研究第34-35页
        3.3.4 ct-DNA与DEPBI作用的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第35-37页
        3.3.5 熔点研究第37-38页
        3.3.6 粘度实验第38页
        3.3.7 Na+离子强度对 [ct-DNA—DEPBI]体系的影响第38-39页
        3.3.8 分子模拟研究第39-40页
    3.4 小结第40-41页
4 2-(3'- 羟基)苯基苯并咪唑镧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ct-DNA的相互作用第41-56页
    4.1 引言第41页
    4.2 实验部分第41-43页
        4.2.1 试剂与仪器第41-42页
        4.2.2 实验方法第42-43页
    4.3 配体及镧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第43-46页
        4.3.1 配体及镧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第43页
        4.3.2 镧配合物的表征第43-46页
    4.4 镧配合物合成条件的选择第46-48页
        4.4.1 反应时间对镧配合物生长的影响第46页
        4.4.2 反应温度对镧配合物生长的影响第46-47页
        4.4.3 配体与稀土La~(3+) 离子不同摩尔比对镧配合物生长的影响第47-48页
    4.5 镧配合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与讨论第48-55页
        4.5.1 ct-DNA对镧配合物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第48-49页
        4.5.2 ct-DNA与镧配合物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第49-51页
        4.5.3 镧配合物与ct-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研究第51-52页
        4.5.4 偏振光强度研究第52-53页
        4.5.5 ct-DNA熔点研究第53-54页
        4.5.6 粘度研究第54页
        4.5.7 Na~+ 离子强度对 [ct-DNA—镧配合物]体系的影响第54-55页
    4.6 小结第55-56页
总结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73页
致谢第73-74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74-75页
作者简介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克拉霉素和地塞米松在不同类型CRS中作用的初步探讨
下一篇:卵巢衰老相关基因的功能验证和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