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离子交换剂论文--合成离子交换剂论文--有机离子交换剂论文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离子交换膜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42页
    1.1 静电纺丝技术第13-26页
        1.1.1 静电纺丝基本原理第13-15页
        1.1.2 静电纺丝工艺参数及对纤维结构的影响第15-17页
        1.1.3 基于静电纺丝技术的膜材料第17-18页
        1.1.4 电纺纤维膜的优化和改性第18-26页
    1.2 离子交换膜第26-35页
        1.2.1 离子交换膜的结构和性能第27页
        1.2.2 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第27-28页
        1.2.3 均相阴、阳离子膜的制备第28-31页
        1.2.4 杂化膜的制备第31-32页
        1.2.5 双极膜的制备第32-34页
        1.2.6 镶嵌膜的制备第34-35页
    1.3 静电纺丝技术在离子交换膜中的应用第35-38页
        1.3.1 电纺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第35-37页
        1.3.2 电纺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第37-38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38-42页
第二章 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第42-53页
    2.1 引言第42-43页
    2.2 实验部分第43-46页
        2.2.1 原料第43页
        2.2.2 电纺SPPO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第43-44页
        2.2.3 膜的表征第44-45页
        2.2.4 扩散渗析性能测试第45-4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6-52页
        2.3.1 静电纺丝过程条件的优化第46-47页
        2.3.2 热压过程第47-48页
        2.3.3 离子交换容量(IEC)和含水率(W_R)第48-49页
        2.3.4 机械性能第49页
        2.3.5 热稳定性和耐碱性第49-50页
        2.3.6 扩散渗析性能第50-52页
    2.4 结论第52-53页
第三章 杂化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第53-65页
    3.1 引言第53-54页
    3.2 实验部分第54-56页
        3.2.1 原料第54页
        3.2.2 电纺QPPO-SiO2杂化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第54-55页
        3.2.3 膜的表征第55页
        3.2.4 扩散渗析性能测试第55-5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6-64页
        3.3.1 静电纺丝过程条件的优化第56-59页
        3.3.2 N2 BET吸附脱吸附曲线第59页
        3.3.3 离子交换容量(IEC),线性膨胀率(LSR)和含水率(WU)第59-60页
        3.3.4 机械性能表征第60-61页
        3.3.5 热稳定性测试(TGA)第61-62页
        3.3.6 扩散渗析性能表征(DD)第62-64页
    3.4 结论第64-65页
第四章 双极膜的制备第65-75页
    4.1 引言第65-66页
    4.2 实验部分第66-69页
        4.2.1 材料和设备第66页
        4.2.2 双极膜的制备第66-68页
        4.2.3 结构和性能的表征第68页
        4.2.4 电流-电压曲线和水解离性能第68-6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9-74页
        4.3.1 双极膜的制备及形态分析第69-71页
        4.3.2 基本性能测定:WU,TS,LSR第71-72页
        4.3.3 热性能测试第72页
        4.3.4 双极膜材料的电流-电压曲线第72-74页
        4.3.5 水解离实验第74页
    4.4 结论第74-75页
第五章 镶嵌膜的制备第75-87页
    5.1 引言第75-76页
    5.2 实验部分第76-80页
        5.2.1 原料第76页
        5.2.2 电纺质子选择膜的制备第76-78页
        5.2.3 电纺质子选择膜的表征第78页
        3.2.4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样品的制备和表征第78-79页
        5.2.5 电渗析测试第79-80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80-86页
        5.3.1 膜的制备与表征第80-81页
        5.3.2 膜的红外表征第81-82页
        5.3.3 机械性能表征第82页
        5.3.4 热稳定性测试(TGA)第82-83页
        5.3.5 质子选择性电渗析过程(ED)第83-86页
    5.4 结论第86-87页
第六章 结论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9页
致谢第99-10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颗粒间相互作用的高性能级配碎石基层结构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SO2的液相化学反应机理和云下清除机理模拟云雨酸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