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

法律解释方法的位序

摘要第1-8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章 法律解释方法的作用与性质第10-14页
 第一节 法律解释方法的作用第10-12页
  一、一种转换规则第10-11页
  二、在法律中的转换第11-12页
 第二节 法律解释方法的性质第12-14页
第二章 对若干位序理论的检讨第14-23页
 第一节 国外学者的几种位序理论第14-18页
  一、拉伦茨的理论第14-16页
  二、麦考米克和萨默斯的理论第16-17页
  三、阿列克西的论证理论思路第17-18页
 第二节 我国学者几种典型位序理论第18-22页
  一、梁慧星的理论第18-20页
  二、王泽鉴的理论第20-21页
  三、颜厥安的理论第21-22页
 第三节 检讨与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一种全新的位序理论模式第23-42页
 第一节 对各解释方法种类的重新界定第23-24页
 第二节 各种解释方法优先性关系的基础第24-27页
  一、价值考量第24-25页
  二、合宪性解释要求第25-26页
  三、语义学解释的界限第26-27页
 第三节 各解释方法间的优先性关系第27-39页
  一、语义学解释作为解释的起点第28-30页
  二、作为语义学解释的延伸——体系解释第30-32页
  三、对体系解释的弥补——立法者意图或目的解释第32-34页
  四、一种补充性的解释方法——历史解释第34-36页
  五、补充性解释方法的另一种形式——比较解释第36-37页
  六、客观目的解释作为解释的终点第37-39页
 第四节 小结第39-42页
结语第42-43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淤泥中的白鹳--有限制代孕的价值及制度之法理分析
下一篇:剑走偏锋的“法律道德必然联系论”--论富勒之法律的内在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