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其他论文

我国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志愿者管理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导论第8-17页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 选题背景第8-9页
        2. 选题意义第9页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5页
        1. 国外研究综述第9-11页
        2.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4页
        3. 简要评析第14-15页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16页
        1. 研究思路第15-16页
        2. 研究方法第16页
    (四)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第16-17页
        1. 研究难点第16页
        2. 研究创新点第16-17页
一、基本理论及概念工具第17-21页
    (一) 基本理论第17-19页
        1. 志愿失灵理论第17页
        2. 激励理论第17-18页
        3. 交换理论第18-19页
    (二) 概念工具第19-21页
        1. 突发事件第19-20页
        2. 志愿者第20页
        3. 志愿者组织第20-21页
        4. 志愿者管理第21页
二、我国突发事件应对中志愿者管理的意义与内容第21-26页
    (一) 我国突发事件应对中志愿者管理的意义第21-24页
        1. 有利于克服志愿失灵,提高志愿参与效率第21-22页
        2. 有利于发挥政府与志愿者各自的优势,促进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第22-24页
        3. 有利于志愿精神的弘扬,推动志愿事业的发展第24页
    (二) 我国突发事件应对中志愿者管理的内容第24-26页
        1. 突发事件爆发前的志愿者管理第24-25页
        2. 突发事件爆发及处置中的志愿者管理第25页
        3. 突发事件后的志愿者管理第25-26页
三、我国突发事件应对中志愿者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6-35页
    (一) 我国突发事件应对中志愿者管理的现状第26-28页
    (二) 我国突发事件应对中志愿者管理存在的问题第28-35页
        1. 突发事件爆发前的志愿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28-30页
        2. 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志愿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30-34页
        3. 突发事件后的志愿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34-35页
四、我国突发事件应对中志愿者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5-41页
    (一) 政府方面的原因第35-38页
        1.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第35-36页
        2. 我国现有的双重管理体制的制约第36页
        3. 志愿者管理相关机制不健全第36-37页
        4. 缺乏通畅的沟通渠道第37页
        5. 旧有观念的影响第37-38页
    (二) 志愿者方面的原因第38-40页
        1. 志愿者组织方面的原因第38-39页
        2. 志愿者个人方面的原因第39-40页
    (三) 社会原因第40-41页
五、完善我国突发事件应对中志愿者管理的对策第41-50页
    (一) 政府层面第41-46页
        1. 推进相关制度建设第41-42页
        2. 推进志愿者管理相关机制建设第42-45页
        3. 积极培育志愿者组织第45-46页
        4. 转变观念第46页
    (二) 志愿者层面第46-48页
    (三) 社会层面第48-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再工业化及其效应研究
下一篇:契约制度质量与产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