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抑郁症发生机制的几种假说 | 第9-13页 |
1.1.1 单胺类递质假说 | 第9-11页 |
1.1.2 抑郁症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异常假说 | 第11-12页 |
1.1.3 脂质过氧化假说 | 第12-13页 |
1.1.4 免疫紊乱假说 | 第13页 |
1.2 抗抑郁药物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1 抗抑郁药物的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天然药物的优势 | 第14页 |
1.3 植物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3.1 贯叶金丝桃的抗抑郁作用 | 第14-15页 |
1.3.2 巴戟天的抗抑郁作用 | 第15页 |
1.3.3 柴胡的抗抑郁作用 | 第15-16页 |
1.4 茶的神经保护作用 | 第16-17页 |
1.4.1 脑神经细胞保护和递质调节 | 第16页 |
1.4.2 防止神经细胞衰老凋亡 | 第16-17页 |
1.4.3 调节脑内信号通路 | 第17页 |
1.4.4 调节免疫因子,改善神经细胞 | 第17页 |
1.5 L-茶氨酸对大脑的保护作用 | 第17-19页 |
1.5.1 缓解心理压力作用 | 第18页 |
1.5.2 脑神经保护作用 | 第18-19页 |
1.6 L-茶氨酸研究展望 | 第19-20页 |
第二章 L- 茶氨酸对CUMS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 第20-31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2.1.1 材料 | 第20-21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2.1.3 数据统计 | 第23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3-28页 |
2.2.1 各组大鼠进食量的记录 | 第23-24页 |
2.2.2 各组大鼠体重情况 | 第24-25页 |
2.2.3 糖水偏好实验 | 第25-26页 |
2.2.4 L-茶氨酸强迫游泳实验的影响 | 第26-27页 |
2.2.5 旷场实验 | 第27页 |
2.2.6 明暗箱实验 | 第27-28页 |
2.3 讨论 | 第28-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L-茶氨酸对CUMS模型大鼠相关生化指标影响 | 第31-4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6页 |
3.1.1 材料 | 第31-32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32-36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6-46页 |
3.2.1 L-茶氨酸对CUMS模型大鼠5-HT含量影响 | 第36-38页 |
3.2.2 L-茶氨酸对CUMS模型大鼠NA含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3.2.3 L-茶氨酸对CUMS模型大鼠ACTH含量的影响 | 第39-41页 |
3.2.4 L-茶氨酸对CUMS模型大鼠CORT含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3.2.5 L-茶氨酸对CUMS模型大鼠SOD,GSH-Px含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3.2.6 大鼠脾脏内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 第43-45页 |
3.2.7 大鼠海马切片和尼氏染色 | 第45-46页 |
3.3 讨论 | 第46-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第49-50页 |
4.1 本文主要研究结果 | 第49页 |
4.1.1 动物试验 | 第49页 |
4.1.2 生化指标 | 第49页 |
4.2 本文创新点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历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