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副猪嗜血杆菌Wza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缩略词表第11-12页
文献综述第12-28页
    1 HPs概述第12-14页
        1.1 菌体形态和培养特性第12页
        1.2 致病机制第12-13页
        1.3 血清学分型第13页
        1.4 流行病学第13-14页
        1.5 临床症状第14页
    2 HPs相关毒力因子研究进展第14-22页
        2.1 菌毛第14页
        2.2 外膜蛋白OMP第14-16页
        2.3 神经氨酸酶第16页
        2.4 转铁蛋白结合蛋白第16-17页
        2.5 细胞致死膨胀毒素CDT第17-18页
        2.6 V型分泌系统第18-20页
        2.7 Mu噬菌体第20页
        2.8 脂寡糖LOS第20-22页
    3 HPs和其他细菌荚膜毒力因子相关研究第22-28页
        3.1 荚膜多糖对菌体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第22-25页
            3.1.1 荚膜对菌体的保护作用第22页
            3.1.2 荚膜对菌体黏附的阻碍作用第22-23页
            3.1.3 荚膜的抗原保护性第23-24页
            3.1.4 荚膜在耐药性方面作用第24页
            3.1.5 细菌荚膜与毒力的关系第24-25页
        3.2 荚膜多糖的合成第25-28页
            3.2.1 荚膜合成相关基因及Wza的作用第25-26页
            3.2.2 Wza蛋白主要结构第26-28页
引言第28-2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9-38页
    1.1 试验材料第29-30页
        1.1.1 菌株、质粒载体、细胞和小鼠第29页
        1.1.2 主要酶和试剂第29页
        1.1.3 主要试验仪器第29-30页
        1.1.4 引物列表第30页
    1.2 试验方法第30-38页
        1.2.1 同源重组质粒pUC18-LR-Kan的构建第30-33页
            1.2.1.1 Wza-UP+Kan+Wza-Down 重组片段的构建第30-32页
            1.2.1.2 同源重组质粒 p UC18-LR-Kan 的构建第32-33页
            1.2.1.3 同源重组质粒pUC18-LR-Kan的转化第33页
        1.2.2 同源重组质粒pUC18-LR-Kan的大量制备第33页
        1.2.3 用同源重组质粒pUC18-LR-Kan自然转化HPs第33-35页
        1.2.4 Wza缺失株与野毒株的生物学特性对比第35-3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8-49页
    2.1 同源重组质粒pUC18-LR-Kan的构建第38-39页
    2.2 pUC18-LR-Kan同源重组质粒的大量制备第39页
    2.3 自然转化法转化HPs第39-41页
    2.4 ZJ1208-△Wza株与野毒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第41-49页
        2.4.1 菌落形态的比较第41-42页
        2.4.2 生长速率的比较第42-43页
        2.4.3 荚膜染色和形态结构的比较第43-44页
        2.4.4 菌体沉降速率比较第44-45页
        2.4.5 细胞吞噬试验第45-46页
        2.4.6 血清杀菌活性试验第46-47页
        2.4.7 小鼠攻毒试验第47页
        2.4.8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第47-49页
3 讨论第49-53页
    3.1 HPs Wza基因缺失株的构建第49-50页
    3.2 ZJ1208野毒株和ZJ1208-△Wza缺失株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第50-53页
        3.2.1 菌落和菌体形态以及沉降速率的比较第50-51页
        3.2.2 生长速率和活菌数的比较第51页
        3.2.3 细胞吞噬试验第51页
        3.2.4 小鼠攻毒试验第51页
        3.2.5 血清抗性试验第51-52页
        3.2.6 耐药性试验第52-53页
4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4页
致谢第64-65页
附录第65-66页
作者简介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透明PMOs凝胶独石的控制制备及其光学性能
下一篇:固体润滑添加剂Cu-α-ZrP材料的在润滑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