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机车工程论文--机车操纵与运用论文

列车开行模式对动车组运用的影响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9-12页
1 绪论第12-2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3页
        1.2.1 列车开行模式的研究第14-16页
        1.2.2 动车组运用问题的研究第16-20页
        1.2.3 动车组运用评价指标的研究第20-21页
        1.2.4 既有研究的总结第21-23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3-26页
2 列车开行模式对动车组运用的影响分析第26-48页
    2.1 列车开行模式的特征分析第26-31页
        2.1.1 本线客流列车开行模式第27-28页
        2.1.2 跨线客流列车开行模式第28-29页
        2.1.3 夜间客流列车开行模式第29-31页
    2.2 动车组运用模式分析第31-42页
        2.2.1 动车组管理体制第31-33页
        2.2.2 动车组检修制度第33-37页
        2.2.3 动车组运用模式第37-42页
    2.3 不同列车开行模式下动车组运用场景构建第42-46页
        2.3.1 直达+回所检修场景第42-43页
        2.3.2 直达+不回所检修场景第43-44页
        2.3.3 换乘+回所检修场景第44-45页
        2.3.4 换乘+不回所检修场景第45-46页
    2.4 本章小结第46-48页
3 动车组交路计划优化方法第48-78页
    3.1 动车组交路计划优化问题描述第48-54页
        3.1.1 动车组交路计划相关概念第48-49页
        3.1.2 动车组交路计划编制的影响因素第49-53页
        3.1.3 动车组交路计划编制的优化目标及约束条件第53-54页
    3.2 单基地动车组交路计划优化方法第54-65页
        3.2.1 构建接续网络第54-55页
        3.2.2 建立初始模型第55-57页
        3.2.3 模型简化过程第57-61页
        3.2.4 模型求解及验证第61-65页
    3.3 多基地回所检修动车组交路计划优化方法第65-73页
        3.3.1 构建接续网络第66-67页
        3.3.2 建立简化模型第67-68页
        3.3.3 模型求解及验证第68-73页
    3.4 多基地不回所检修动车组交路计划优化方法第73-75页
        3.4.1 构建接续网络第73-74页
        3.4.2 建立优化模型第74页
        3.4.3 模型求解及验证第74-75页
    3.5 本章小结第75-78页
4 列车开行模式对动车组运用的影响评价第78-88页
    4.1 动车组交路计划评价指标第78-81页
        4.1.1 基本指标第78-79页
        4.1.2 均衡度指标第79-81页
        4.1.3 协调度指标第81页
    4.2 实例分析第81-87页
        4.2.1 实例分析及设计第81-85页
        4.2.2 不同列车开行模式下动车组交路计划求解过程第85-86页
        4.2.3 列车开行模式对动车组运用的影响评价及结果分析第86-87页
    4.3 本章小结第87-88页
5 结论及展望第88-92页
    5.1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88-89页
    5.2 论文的创新点第89-90页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附录A第96-98页
附录B第98-100页
附录C第100-102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2-106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粘结界面性能的密助复合墙体框格单元力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SDN管理调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