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生长发育 | 第14页 |
·产蛋性能 | 第14页 |
·肉用性能 | 第14页 |
·乌骨鸡蛋品质特性 | 第14-15页 |
·乌骨鸡的产品开发及药用价值 | 第15页 |
·乌骨鸡的产品开发及营养价值 | 第15页 |
·乌骨鸡保健品开发及观赏价值 | 第15-16页 |
·乌骨鸡在杂交育种上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塞北乌骨鸡蛋理化特性研究 | 第18-2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19页 |
·试验蛋品 | 第18页 |
·饲养与管理 | 第18页 |
·测定方法 | 第18页 |
·测试指标 | 第18-19页 |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第1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9-22页 |
·蛋的物理性状 | 第19页 |
·塞北乌骨鸡不同产蛋期蛋品质的比较 | 第19-20页 |
·不同产蛋期塞北乌骨鸡蛋组分的变化 | 第20页 |
·塞北乌骨鸡不同冠型个体物理性状比较 | 第20-21页 |
·塞北乌骨鸡蛋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 第21页 |
·蛋内微量元素分析 | 第21-22页 |
·讨论 | 第22页 |
·结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塞北乌骨鸡种蛋孵化过程中的适宜蛋重 | 第23-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页 |
·孵化器及孵化条件 | 第23页 |
·种蛋来源和处理 | 第23页 |
·种蛋的分组和孵化 | 第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6页 |
·不同孵化期的种蛋重量变化(表3.1) | 第23-24页 |
·种蛋在不同孵化期的失重变化(表3.2) | 第24-25页 |
·种蛋在不同孵化期的失重率变化(表3.3) | 第25-26页 |
·不同蛋重对孵化率的影响(表3.4) | 第26页 |
·讨论 | 第26-27页 |
·种蛋在孵化过程中的失重规律 | 第26-27页 |
·蛋重对孵化率的影响 | 第27页 |
·结论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塞北乌骨鸡种蛋保存适宜时间研究 | 第28-3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页 |
·孵化器及其管理 | 第28页 |
·种蛋来源和处理 | 第28页 |
·种蛋的分组和孵化 | 第28页 |
·测定指标 | 第28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1页 |
·种蛋保存时间对种蛋失重及失重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孵化期内种蛋的失重率 | 第29-30页 |
·种蛋保存时间对塞北乌骨鸡和罗曼褐鸡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 第30-31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31-32页 |
第五章 塞北乌骨鸡体尺与体重通径分析 | 第32-3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2页 |
·实验动物与分组 | 第32页 |
·试验日常管理 | 第32页 |
·试验检测指标 | 第32页 |
·统计分析 | 第32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塞北乌骨鸡体尺与体重的基本参数(见表5.1~5.2) | 第32页 |
·表型相关系数矩阵及显著性检验(见表5.3~5.6) | 第32-34页 |
·通径分析 | 第34-36页 |
·决定系数的计算 | 第36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36-37页 |
第六章 种用塞北乌骨鸡生长发育规律及生长曲线拟合研究 | 第37-4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7-38页 |
·试验材料 | 第37页 |
·试验日常管理 | 第37页 |
·生长曲线模型 | 第37页 |
·数据处理 | 第37-38页 |
·结果及分析 | 第38-40页 |
·塞北乌骨鸡实际观测生长情况分析 | 第38-39页 |
·生长模型的拟合分析 | 第39-40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40-41页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作者简历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