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号处理论文

基于自然梯度的盲源分离算法中非线性函数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2-14页
    1.3 盲源分离的应用第14-16页
    1.4 论文的创新点第16-17页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7-19页
第2章 盲源分离的基本理论第19-33页
    2.1 信号混合模型及其假设第19-22页
    2.2 盲源分离的可分离性第22-24页
        2.2.1 盲分离问题的可解性第22-23页
        2.2.2 分离效果评价指标第23-24页
    2.3 盲源分离的代价函数第24-26页
        2.3.1 基于互信息的代价函数第24-25页
        2.3.2 基于负熵的代价函数第25-26页
        2.3.3 基于峭度的代价函数第26页
    2.4 独立分量分析算法第26-30页
        2.4.1 固定点算法第27-28页
        2.4.2 自然梯度算法第28-30页
    2.5 盲源分离中的非线性函数第30-32页
        2.5.1 非线性函数的构造方法第30-31页
        2.5.2 常用的非线性函数第31-32页
    2.6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基于皮尔逊系统的非线性函数第33-49页
    3.1 非线性函数对算法稳定性的影响第33-38页
        3.1.1 自然梯度算法的稳定性第33-37页
        3.1.2 非线性函数对算法的影响第37-38页
    3.2 皮尔逊系统第38-40页
        3.2.1 皮尔逊系统的数学模型第38页
        3.2.2 皮尔逊系统的参数估计第38-40页
    3.3 基于皮尔逊系统的分段非线性函数第40-44页
        3.3.1 皮尔逊系统用于盲源分离第40-41页
        3.3.2 分段非线性函数的设计与实现第41-42页
        3.3.3 基于分段非线性函数的自然梯度算法第42-44页
    3.4 仿真实验及性能分析第44-47页
        3.4.1 仿真实验第44-46页
        3.4.2 性能分析第46-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4章 基于双曲-歌希模型的峭度非线性函数第49-65页
    4.1 信号的概率密度与峭度第49-53页
        4.1.1 信号的概率密度第49-52页
        4.1.2 信号的峭度第52-53页
    4.2 基于峭度符号估计的非线性函数第53-54页
    4.3 一种新的峭度的非线性函数第54-59页
        4.3.1 双曲-歌希混合密度模型第55-56页
        4.3.2 非线性函数的设计与实现第56-57页
        4.3.3 基于新峭度非线性函数的自然梯度算法第57-59页
    4.4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第59-63页
        4.4.1 仿真实验第59-62页
        4.4.2 性能分析第62-63页
    4.5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65-69页
    5.1 全文内容总结第65-66页
    5.2 研究展望第66-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致谢第75-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IFT与支持向量机的医学图像特征提取与识别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吞吐量最大化的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