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输配电技术论文--电力网论文

智能配电网的灾害评估及应灾恢复方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智能配电网的灾害评估及应急恢复方法的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3-19页
        1.2.1 电网灾害评估及应灾管理技术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2 配电网供电恢复方法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 本文工作第19-21页
第2章 辽宁配电网应灾管理可视化系统建设第21-35页
    2.1 自然灾害对配电网的影响第21-24页
        2.1.1 影响我国电网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第21-22页
        2.1.2 自然灾害对配电网影响因素分析第22-24页
    2.2 智能配电网应灾管理系统建设第24-30页
        2.2.1 配电网应灾管理系统软件开发环境第25页
        2.2.2 配电网应灾管理系统通讯结构第25-27页
        2.2.3 配电网应灾管理系统体系信息资源的整合第27-29页
        2.2.4 配电网应灾管理系统功能流程第29-30页
    2.3 配电网应灾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第30-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基于直觉模糊粗糙集的配电网灾害评估研究第35-51页
    3.1 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建立配电网灾害评估体系第35-40页
        3.1.1 配电网灾害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5-37页
        3.1.2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第37-40页
    3.2 直觉模糊粗糙集理论的约简算法第40-42页
        3.2.1 直觉模糊粗糙集理论第40-41页
        3.2.2 直觉模糊粗糙集理论的约简算法第41-42页
    3.3 基于直觉模糊粗糙集的配电网灾害评估建模第42-46页
    3.4 仿真分析第46-50页
        3.4.1 仿真系统界面第46-47页
        3.4.2 算例分析第47-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配电网应灾恢复各阶段方法研究第51-67页
    4.1 配电网应灾恢复数学模型的建立第51-54页
        4.1.1 应灾恢复流程与要求第51-52页
        4.1.2 应灾恢复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第52-53页
        4.1.3 应灾恢复阶段划分第53-54页
    4.2 配电网骨干通道供电恢复第54-56页
        4.2.1 基于深度优先搜索的配电网骨干通道恢复第54-56页
        4.2.2 算例分析第56页
    4.3 基于近似动态规划的局部配电网及区域联网供电恢复第56-66页
        4.3.1 局部配电网及区域联网供电恢复定义第56-57页
        4.3.2 近似动态规划理论第57-59页
        4.3.3 基于近似动态规划的供电恢复方法第59-64页
        4.3.4 算例分析第64-66页
    4.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5章 基于MAS的配网应灾恢复协调控制方法第67-83页
    5.1 基于MAS的恢复控制优化决策系统设计第67-72页
        5.1.1 基于黑板模型的MAS协作机制设计第68-69页
        5.1.2 基于MAS的配网恢复控制优化决策结构体系第69-72页
    5.2 结合蚁群算法与Q学习的MAS协调优化方法第72-80页
        5.2.1 多智能体的强化学习第72页
        5.2.2 结合蚁群算法与Q学习的MAS协调优化方法第72-76页
        5.2.3 仿真算例第76-80页
    5.3 仿真分析第80-82页
    5.4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6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第83-85页
    6.1 工作总结第83-84页
    6.2 后续工作及展望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1页
致谢第91-93页
攻读硕士期间所做工作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策略及锁相环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双级式单相光伏并网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