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电子对抗(干扰及抗干扰)论文--侦察问题论文

脉冲信号TOA估计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脉冲信号TOA估计方法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脉冲信号参数估计方法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论文主要结构第13-15页
第2章 脉冲信号TOA估计算法第15-26页
    2.1 引言第15页
    2.2 信号TOA的基本概念第15-17页
        2.2.1 信号TOA的估计分类第15-16页
        2.2.2 信号TOA的位置定义第16页
        2.2.3 信号TOA的基本算法第16-17页
    2.3 匹配滤波处理第17-19页
    2.4 阈值检测法第19-20页
    2.5 基于自卷积算法的信号TOA估计第20-21页
        2.5.1 算法原理第20-21页
        2.5.2 算法结果第21页
    2.6 基于分段FFT的信号TOA估计算法第21-23页
        2.6.1 算法原理第21-22页
        2.6.2 估计到达时间第22-23页
    2.7 基于单点滑动乘法累加算法第23-24页
        2.7.1 算法理论第23页
        2.7.2 算法性能第23-24页
        2.7.3 检测门限第24页
    2.8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3章 自相关检测算法第26-50页
    3.1 引言第26页
    3.2 无调制单频信号第26-30页
        3.2.1 数学模型第26-27页
        3.2.2 信号起、止时间的粗估计第27-29页
        3.2.3 参数估计及生成基带信号第29-30页
    3.3 线性调频信号第30-32页
        3.3.1 数学模型第30页
        3.3.2 信号起、止时间的粗估计第30-32页
        3.3.3 参数估计及生成基带信号第32页
    3.4 非线性调频信号第32-35页
        3.4.1 数学模型第32-33页
        3.4.2 信号起、止时间的粗估计第33-34页
        3.4.3 参数估计及生成基带信号第34-35页
    3.5 相位编码信号第35-37页
        3.5.1 数学模型第35-36页
        3.5.2 信号起、止时间的粗估计第36-37页
        3.5.3 参数估计及生成基带信号第37页
    3.6 脉内频率编码信号第37-41页
        3.6.1 数学模型第37-38页
        3.6.2 信号起、止时间粗估计第38-39页
        3.6.3 参数估计及生成基带信号第39-41页
    3.7 相位编码+频率编码信号第41-45页
        3.7.1 数学模型第41-42页
        3.7.2 信号起、止时间的粗估计第42-43页
        3.7.3 参数估计及生成基带信号第43-45页
    3.8 步进线性调频信号第45-49页
        3.8.1 数学模型第45-46页
        3.8.2 信号起、止时间的粗估计第46-47页
        3.8.3 参数估计及生成基带信号第47-49页
    3.9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基于倒序相关累加的TOA估计算法第50-61页
    4.1 引言第50页
    4.2 倒序相关累加算法第50-52页
        4.2.1 倒序累加取模计算第50-51页
        4.2.2 线性回归估计第51-52页
        4.2.3 峰值点检测第52页
        4.2.4 测量误差第52页
    4.3 多种形式信号TOA精估计的仿真结果第52-60页
        4.3.1 无调制单频信号第52-53页
        4.3.2 线性调频信号第53-54页
        4.3.3 非线性调频信号第54-56页
        4.3.4 相位编码信号第56-57页
        4.3.5 脉内频率编码信号第57-58页
        4.3.6 相位编码+频率编码信号第58-59页
        4.3.7 步进线性调频信号第59-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5章 基于Haar小波变换的信号TOA估计算法第61-70页
    5.1 引言第61页
    5.2 Haar小波变换法第61-64页
        5.2.1 Haar小波变换的模值计算第61-63页
        5.2.2 小波尺度的选取第63页
        5.2.3 极值点检测第63页
        5.2.4 测量误差第63-64页
    5.3 多种形式信号TOA精估计的仿真结果第64-68页
        5.3.1 无调制单频信号第64页
        5.3.2 线性调频信号第64-65页
        5.3.3 非线性调频信号第65-66页
        5.3.4 相位编码信号第66页
        5.3.5 脉内频率编码信号第66-67页
        5.3.6 相位编码+频率编码信号第67-68页
        5.3.7 步进线性调频信号第68页
    5.4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结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76-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WIPT系统的联合波束形成与人工噪声设计
下一篇: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多波束形成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