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豆科牧草论文

接种丛枝菌根对煤矿沉陷复垦区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引言第11-19页
    1.1 煤矿废弃物及沉陷区产生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第11-13页
        1.1.1 煤矿废弃物及沉陷区对环境的影响第11页
        1.1.2 煤矿沉陷区的治理措施第11-12页
        1.1.3 煤矿沉陷区复垦中限制植被恢复的主要原因第12-13页
    1.2 煤矿废弃物粉煤灰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第13页
    1.3 丛枝菌根真菌在煤矿沉陷区植被复垦过程的潜在利用第13-16页
        1.3.1 丛枝菌根的论述第13页
        1.3.2 丛枝菌根真菌的生理生态功能第13-15页
        1.3.3 丛枝菌根真菌在矿区生态恢复重建中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1.4 煤矿沉陷区复垦重建中植物的选取第16页
    1.5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6-19页
        1.5.1 研究目的第16-17页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8页
        1.5.3 研究路线第18-1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9-23页
    2.1 实验材料第19-20页
        2.1.1 供试菌种第19页
        2.1.2 供试植物第19页
        2.1.3 供试基质第19-20页
        2.1.4 供试容器第20页
    2.2 实验设计与处理第20-21页
    2.3 测定的指标及方法第21-22页
        2.3.1 紫花苜蓿的生长指标(株高、基茎、叶面积及鲜干重)第21页
        2.3.2 紫花苜蓿菌根侵染率测定第21页
        2.3.3 紫花苜蓿光合系统各指标测定第21-22页
        2.3.4 紫花苜蓿渗透调节物质及N、P含量的测定第22页
        2.3.5 紫花苜蓿叶片抗氧化系统的测定第22页
        2.3.6 紫花苜蓿根系活力及根形态指标的测定第22页
    2.4 数据处理第22-2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3-45页
    3.1 接种AMF对紫花苜蓿株高及生物量指标的影响第23-24页
    3.2 接种AMF对紫花苜蓿菌根侵染率指标的影响第24-25页
    3.3 接种AMF对紫花苜蓿光合系统的影响第25-28页
        3.3.1 接种AMF对紫花苜蓿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25-26页
        3.3.2 接种AMF对紫花苜蓿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第26-28页
    3.4 接种AMF对紫花苜蓿渗透调节物质及N、P含量的影响第28-30页
    3.5 接种AMF对紫花苜蓿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第30-37页
        3.5.1 接种AMF对紫花苜蓿叶片SOD值得影响第30-31页
        3.5.2 接种AMF对紫花苜蓿叶片POD值得影响第31-32页
        3.5.3 接种AMF对紫花苜蓿叶片CAT值得影响第32-33页
        3.5.4 接种AMF对紫花苜蓿叶片O_2~(.-)含量得影响第33-34页
        3.5.5 接种AMF对紫花苜蓿叶片H_2O_2含量得影响第34-35页
        3.5.6 接种AMF对紫花苜蓿叶片ASA含量得影响第35-36页
        3.5.7 接种AMF对紫花苜蓿叶片MDA值得影响第36-37页
    3.6 接种AMF对紫花苜蓿根系活力及根系构型参数的影响第37-45页
        3.6.1 不同处理下紫花苜蓿根系活力的影响第37-38页
        3.6.2 不同处理下紫花苜蓿主根长第38-39页
        3.6.3 不同处理下紫花苜蓿根投影面积第39-40页
        3.6.4 不同处理下紫花苜蓿根表面积第40-41页
        3.6.5 不同处理下紫花苜蓿根体积第41-42页
        3.6.6 不同处理下紫花苜蓿根系平均直径第42-43页
        3.6.7 不同处理下紫花苜蓿根尖数第43-45页
4 讨论第45-51页
    4.1 接种AMF对紫花苜蓿株高及生物量等生长指标的影响第45页
    4.2 接种AMF对紫花苜蓿根系侵染率的影响第45-46页
    4.3 接种AMF对紫花苜蓿叶片光合系统的影响第46-47页
    4.4 接种AMF对紫花苜蓿渗透调节物质及N、P含量的影响第47-48页
    4.5 接种AMF对紫花苜蓿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第48-49页
    4.6 接种AMF对紫花苜蓿根系活力及根系构型参数的影响第49-51页
5 结论第51-53页
    5.1 主要结论第51-52页
    5.2 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61页
附录第61-63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63-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分对氧化亚氮在土壤中的扩散与还原过程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CdSe/ZnS量子点构建抗生素类药物荧光检测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