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万方全容式LNG储罐整体地震响应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LNG储罐分类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大型LNG储罐有限元计算分析方法 | 第15-26页 |
2.1 有限元分析理论及方法 | 第15页 |
2.1.1 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15页 |
2.1.2 ANSYS有限元软件简介 | 第15页 |
2.2 LNG储罐地震响应分析方法 | 第15-19页 |
2.2.1 动力时程分析方法 | 第16-17页 |
2.2.2 等效惯性力法 | 第17-18页 |
2.2.3 附加质量法 | 第18-19页 |
2.3 网格优化方法 | 第19-20页 |
2.4 单元选择及介绍 | 第20-22页 |
2.4.1 LINK180单元 | 第20页 |
2.4.2 SHELL181单元 | 第20-21页 |
2.4.3 SOLID65单元 | 第21-22页 |
2.4.4 BEAM188单元 | 第22页 |
2.5 材料本构模型 | 第22-23页 |
2.6 模型之间的连接 | 第23页 |
2.7 预应力的施加 | 第23-24页 |
2.8 边界约束条件 | 第24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LNG储罐整体动力特性分析 | 第26-41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26页 |
3.2 16万方LNG储罐整体模型有限元建模 | 第26-32页 |
3.2.1 钢筋混凝土外罐及承台 | 第26-27页 |
3.2.2 9%镍钢板内罐 | 第27-28页 |
3.2.3 预应力钢筋 | 第28-29页 |
3.2.4 穹顶部分 | 第29-32页 |
3.3 模态分析 | 第32-40页 |
3.3.1 网格尺寸的确定 | 第33-34页 |
3.3.2 内罐模态分析 | 第34-35页 |
3.3.3 外罐模态分析 | 第35-39页 |
3.3.4 两种结构体系模态对比分析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LNG储罐地震响应数值模拟 | 第41-66页 |
4.1 静载分析 | 第41-45页 |
4.2 等效惯性力分析 | 第45-47页 |
4.3 两种结构体系分析结果对比分析 | 第47-53页 |
4.3.1 穹顶竖向位移和外罐壁径向位移对比 | 第47-50页 |
4.3.2 外罐顶部环向拉应力对比 | 第50-52页 |
4.3.3 内外罐应力和变形最大值对比 | 第52-53页 |
4.4 动力时程分析 | 第53-61页 |
4.4.1 地震波的选用 | 第53-54页 |
4.4.2 结构阻尼选取 | 第54-55页 |
4.4.3 动力时程法结果分析 | 第55-61页 |
4.5 等效惯性力法和时程分析法对比分析 | 第61-6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