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暴力的产生及治理研究--以王宝强离婚事件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微博暴力的产生过程及表现 | 第15-25页 |
一 微博舆论暴力的产生 | 第15-22页 |
(一)刺激性信息出现引发舆论 | 第15-18页 |
(二)媒体议程设置使舆论持续发酵阶段 | 第18-20页 |
(三)群体极化产生舆论暴力阶段 | 第20-21页 |
(四)舆论暴力逐渐平息阶段 | 第21-22页 |
二 微博舆论暴力的表现 | 第22-25页 |
第三章 微博暴力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 第25-31页 |
一 微博公众舆论暴力产生的原因 | 第25-27页 |
(一)缺少全面系统、权威信息发布 | 第25-26页 |
(二)网民具有强烈的窥私欲且媒介素养低 | 第26-27页 |
(三)微博传播信息中准确性低的缺陷 | 第27页 |
(四)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和不健全 | 第27页 |
二 微博公众舆论暴力产生的危害 | 第27-31页 |
(一)侵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第28页 |
(二)破坏社会秩序和扰乱公众认知 | 第28-29页 |
(三)损害当事主体的形象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微博暴力的治理 | 第31-37页 |
一 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和立法工作 | 第31-32页 |
二 微博运营商:加强对信息的把关 | 第32-33页 |
三 主流媒体:加强舆论引导作用 | 第33-35页 |
四 微博用户:提高媒介素养,加强道德建设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附件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