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论文

“文革”中留京工作的外国专家不同道路的选择--以李敦白、马海德等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引言第6-9页
 一 选题的理由与意义第6页
 二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资料第6-7页
 三 本题目的创新之处第7-9页
第一章 建国以来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专家概况(1949—“文革”前)第9-19页
 (一) 建国后在中国工作的苏联专家(1949—1960年)第9-11页
 (二) 在中国工作的欧美等国的专家(1949—1960年)第11-12页
 (三) 苏联专家撤走后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专家(1960—“文革”前)第12-19页
第二章 “文革”中留京外国专家及其不同道路的选择第19-38页
 (一) “文革”初期外国专家群体被卷入运动第19-23页
 (二) 外国专家的分化第23-27页
 (三) 李敦白等激进的外国专家造反派的造反行动第27-29页
 (四) 戴妮丝等温和的外国专家造反派的行动第29-31页
 (五) 马海德等外国专家的保守行动第31-35页
 (六) 留京工作的外国专家分化的原因第35-38页
第三章 “文革”中留京工作的外国专家的遭遇第38-51页
 (一) 激进的外国专家造反派的遭遇第38-41页
 (二) 温和的外国专家造反派的遭遇第41-43页
 (三) 保守的外国专家的遭遇第43-46页
 (四) 中国政府为改善部分外国专家处境的努力第46-51页
第四章 “文革”结束前后第51-64页
 (一) “文革”后期,中国政府的道歉第51-54页
 (二) “文革”结束后,外国专家的情况第54-59页
 (三) 反思第59-64页
附录一 大事记第64-90页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及论著第90-9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93-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战前十年江苏米粮集散市场运销研究(1927-1937)
下一篇:资源委员会与战时电力工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