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疏水亲油性油水分离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5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构建疏水表面的基体分类第10-12页
        1.2.1 疏水亲油型金属网第10-11页
        1.2.2 吸油性基体材料第11页
        1.2.3 疏水亲油型纤维素基体第11-12页
    1.3 纤维素基体疏水表面制备方法第12-17页
        1.3.1 浸渍涂层法第12-13页
        1.3.2 湿化学刻蚀法第13页
        1.3.3 化学浴沉积法第13-14页
        1.3.4 电场辅助刻蚀/沉积法第14页
        1.3.5 喷枪涂层法第14-15页
        1.3.6 其他湿化学方法第15页
        1.3.7 化学气相沉积法第15-16页
        1.3.8 等离子刻蚀法第16页
        1.3.9 其他的干型法第16-17页
    1.4 常用制备疏水涂层的低表面能材料第17-19页
        1.4.1 有机硅化合物第17-18页
        1.4.2 烷烃类化合物第18页
        1.4.3 含氟化合物第18-19页
        1.4.4 其他化合物第19页
    1.5 固体表面的润湿性第19-23页
        1.5.1 润湿原理第19-21页
        1.5.2 Wenzel模型和Cassie-Baxter模型的对比分析第21页
        1.5.3 Wenzel模型和Cassie-Baxter模型的实用性第21-22页
        1.5.4 含氟化合物润湿性的作用机理第22-23页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3-25页
第二章 疏水亲油型芳纶纸基油水分离材料的制备及表征第25-39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实验原料与设备第25-26页
        2.2.1 实验原料第25-26页
        2.2.2 实验设备第26页
    2.3 芳纶纸基油水分离材料的制备第26-27页
    2.4 测试与表征第27-29页
        2.4.1 芳纶纸表面形貌测试第27页
        2.4.2 芳纶纸孔径分布测试第27页
        2.4.3 机械性能测试第27页
        2.4.4 芳纶纸的亲水亲油性测试第27-28页
        2.4.5 涂层的粘附性测试第28页
        2.4.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28页
        2.4.7 热重测试(TG-DTG)第28页
        2.4.8 重油和轻油的分离过程表征第28页
        2.4.9 芳纶纸涂层前后的耐酸碱性和耐高温性测试第28-29页
    2.5 结果与讨论第29-37页
        2.5.1 芳纶纸在浸泡及喷射前后的表面形貌分析第29-31页
        2.5.2 孔径分布分析第31-32页
        2.5.3 机械性能分析第32-33页
        2.5.4 芳纶纸基涂层前后的接触角分析第33页
        2.5.5 芳纶纸基涂层的粘附性分析第33-34页
        2.5.6 芳纶纸基涂层前后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34-35页
        2.5.7 芳纶纸基涂层的热重分析第35-36页
        2.5.8 重油和轻油分离过程分析第36页
        2.5.9 芳纶纸基涂层的耐酸碱性和耐高温性分析第36-37页
    2.6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三章 不对称型锦纶机织布油水分离材料的制备及表征第39-55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实验原料与设备第39-40页
        3.2.1 实验原料第39-40页
        3.2.2 实验设备第40页
    3.3 锦纶机织布油水分离材料的制备第40-41页
    3.4 测试与表征第41-43页
        3.4.1 锦纶机织布的表面形貌测试第41-42页
        3.4.2 锦纶机织布经过不同方式处理后的孔径分布测试第42页
        3.4.3 机械性能测试第42页
        3.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42页
        3.4.5 锦纶机织布的亲水亲油性测试第42页
        3.4.6 热重测试(TG-DTG)第42-43页
        3.4.7 油水分离过程表征第43页
    3.5 结果与讨论第43-52页
        3.5.1 经不同质量百分比甲酸溶液处理后的实物图和微观表面形貌第43-45页
        3.5.2 锦纶机织布经过不同处理后的微观表面形貌第45-46页
        3.5.3 锦纶机织布经过不同处理后的孔径分布分析第46-47页
        3.5.4 锦纶机织布经过不同处理后的机械性能第47-48页
        3.5.5 XPS分析第48-49页
        3.5.6 锦纶机织布经过不同处理后的亲水亲油性分析第49-50页
        3.5.7 锦纶机织布经过不同处理后的热重分析第50-51页
        3.5.8 油水分离过程分析第51-52页
    3.6 本章小结第52-55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9页
    4.1 结论第55-57页
    4.2 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9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69-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移动群智感知网络中用户参与在线激励机制研究
下一篇:WRSNS中SENSOR节点设计与充放电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