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胺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苯胺概述 | 第12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3 几种检测手段的介绍及优缺点 | 第14-22页 |
1.3.1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14-15页 |
1.3.2 荧光光度法 | 第15-16页 |
1.3.3 分光光度法 | 第16-17页 |
1.3.4 拉曼光谱法 | 第17-18页 |
1.3.5 气相色谱法 | 第18-20页 |
1.3.6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第20-21页 |
1.3.7 方法确定 | 第21-22页 |
第2章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苯胺 | 第22-33页 |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22页 |
2.2 进样方式 | 第22-24页 |
2.2.1 顶空进样的优势 | 第22-23页 |
2.2.2 顶空进样的原理 | 第23-24页 |
2.3 分析条件 | 第24页 |
2.3.1 顶空条件 | 第24页 |
2.3.2 色谱条件 | 第24页 |
2.3.3 质谱条件 | 第24页 |
2.4 实验步骤 | 第24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24-31页 |
2.5.1 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24-26页 |
2.5.2 顶空条件的选择 | 第26-28页 |
2.5.3 质谱条件的选择 | 第28-29页 |
2.5.4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29-30页 |
2.5.5 检出限和定量限 | 第30页 |
2.5.6 精密度 | 第30-31页 |
2.5.7 环境水样检测 | 第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分光光度法测定苯胺 | 第33-45页 |
3.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33-34页 |
3.2 所需溶液的配制 | 第34-35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5-38页 |
3.3.1 吸收光谱 | 第35页 |
3.3.2 物料投加量的影响 | 第35-37页 |
3.3.3 重氮化时间的影响 | 第37页 |
3.3.4 反应pH的影响 | 第37页 |
3.3.5 显色时间 | 第37页 |
3.3.6 标准曲线 | 第37-38页 |
3.3.7 精密度及检出限 | 第38页 |
3.3.8 环境水样检测 | 第38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8-43页 |
3.4.1 吸收光谱 | 第38-39页 |
3.4.2 物料投加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3.4.3 重氮化时间的影响 | 第40-41页 |
3.4.4 反应pH的影响 | 第41页 |
3.4.5 显色时间 | 第41-42页 |
3.4.6 标准曲线 | 第42页 |
3.4.7 精密度及检出限 | 第42-43页 |
3.4.8 环境水样检测 | 第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拉曼光谱法测定苯胺的方法探讨 | 第45-49页 |
4.1 仪器和试剂 | 第45-46页 |
4.1.1 主要仪器 | 第45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45页 |
4.1.3 仪器条件 | 第45-46页 |
4.2 实验步骤 | 第46页 |
4.2.1 溶液的配制 | 第46页 |
4.2.2 承载基底的选择 | 第46页 |
4.2.3 样品分析 | 第4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6-48页 |
4.3.1 承载基底的选择 | 第46-47页 |
4.3.2 样品分析 | 第47-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检测方法的比较 | 第49-52页 |
5.1 检测成本的比较 | 第49-50页 |
5.1.1 时间成本 | 第49页 |
5.1.2 仪器成本 | 第49页 |
5.1.3 处理手段 | 第49-50页 |
5.2 方法学的比较 | 第50-51页 |
5.2.1 线性比较 | 第50页 |
5.2.2 精密度比较 | 第50-51页 |
5.2.3 检出限比较 | 第51页 |
5.3 实际水样测定 | 第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2-54页 |
6.1 结论 | 第52页 |
6.2 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