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对唐代法制之影响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一、佛教对唐代律令之影响 | 第11-23页 |
(一) 佛教"十恶"入唐律 | 第11-16页 |
1. "十恶"的两种含义 | 第12-14页 |
2. 两种"十恶"之关系对比 | 第14-16页 |
(二) 佛教"断屠月"、"十斋日"入唐律 | 第16-19页 |
1. 唐律"断屠月"、"十斋日"的含义 | 第16-17页 |
2. 唐律"断屠月"与"十斋日"的佛教渊源 | 第17-19页 |
(三) 佛教在唐代律、令中的相关法律规定 | 第19-23页 |
1. 佛教在《唐律疏议》中的相关法律规定 | 第19-21页 |
2. 佛教在唐令中的相关法律规定 | 第21-23页 |
二、佛教对唐代司法实践之影响——以武则天为中心 | 第23-33页 |
(一) 武则天与佛教关系考论 | 第23-27页 |
1. 深受家族信仰之影响 | 第23-25页 |
2. 证明自身的特殊政治地位 | 第25-27页 |
(二) 武则天时期的大赦与佛教之关系 | 第27-29页 |
(三) 地狱观念对武则天时期司法实践的影响 | 第29-33页 |
三、佛教对唐代法律观念之影响 | 第33-46页 |
(一) 佛教与唐代立法观念 | 第33-37页 |
1. 唐代君主的佛教观念 | 第33-35页 |
2. 佛教影响立法观念的现象 | 第35-37页 |
(二) 佛教与唐代司法观念 | 第37-41页 |
1. 唐代司法人员的佛教意识 | 第37-38页 |
2. 佛教影响"慎刑慎杀" | 第38-40页 |
3. 佛教在司法制度中的表现 | 第40-41页 |
(三) 佛教与唐代守法观念 | 第41-46页 |
1. 佛教影响唐代平民百姓的守法观念 | 第41-43页 |
2. 受佛教报应观下的守法表现 | 第43-44页 |
3. 大众受佛教报应观影响的法律观念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