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制冷工程论文--制冷机械和设备论文--制冷设备论文

逆流式冷却塔降噪与散热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5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1页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第11-12页
    1.3 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过程及现状第12-23页
        1.3.1 冷却塔简介第12-16页
        1.3.2 国内外冷却塔噪声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及现状第16-17页
        1.3.3 气动噪声控制理论及技术的发展过程及现状第17-18页
        1.3.4 低频噪声控制理论及技术的发展过程及现状第18-19页
        1.3.5 国内外冷却塔散热技术的发展过程及现状第19-21页
        1.3.6 国内外消声器性能分析和结构设计的发展过程及现状第21-22页
        1.3.7 粒子群算法的发展过程及现状第22-23页
    1.4 本文主要工作和内容第23-25页
第2章 冷却塔振动噪声机理与热力性能的分析第25-43页
    2.1 一维平面波理论的传递矩阵法第25-26页
    2.2 数值声学法第26-36页
        2.2.1 声学有限元法第27-28页
        2.2.2 声学边界元法第28页
        2.2.3 低频快速多极边界元法第28-29页
        2.2.4 高频快速多极边界元法第29-30页
        2.2.5 宽频快速多极边界元法第30-36页
    2.3 冷却塔热力性能分析第36-39页
    2.4 全局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第39-42页
    2.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3章 冷却塔噪声特性与声场分析第43-54页
    3.1 冷却塔的噪声源分析第43-44页
        3.1.1 风机噪声分析第43页
        3.1.2 落水噪声分析第43页
        3.1.3 机械噪声分析第43-44页
        3.1.4 塔体噪声分析第44页
    3.2 冷却塔的噪声传播特性第44-45页
    3.3 冷却塔的噪声频率特性分析第45-49页
        3.3.1 风机噪声频谱特性第45-46页
        3.3.2 落水噪声频谱特性第46-48页
        3.3.3 冷却塔综合噪声频谱分析第48-49页
    3.4 冷却塔声场分析及噪声控制研究第49-53页
        3.4.1 安装消声器前冷却塔噪声分布规律研究第49-50页
        3.4.2 安装消声器后冷却塔噪声分布规律研究第50-53页
    3.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4章 冷却塔温度场模拟与消声器对温度场影响分析第54-65页
    4.1 冷却塔传热传质原理第54-57页
        4.1.1 对流传热第54-55页
        4.1.2 对流传质第55页
        4.1.3 气-水两相间对流传热和对流传质的类似性第55-57页
    4.2 冷却塔传热传质的数值计算第57-60页
        4.2.1 冷却塔传热传质空气运动控制方程的建立第57页
        4.2.2 网格划分与计算方法第57-60页
    4.3 冷却塔出风口温度场计算第60-61页
    4.4 消声器对冷却塔出风口温度场影响分析第61-63页
    4.5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5章 基于全局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的冷却塔消声器结构优化研究第65-83页
    5.1 消声器结构分析与计算第65-77页
        5.1.1 宽频带复合式吸声板技术第66-70页
        5.1.2 消声器的结构尺寸计算第70-77页
    5.2 冷却塔湿热交换过程研究第77-80页
        5.2.1 冷却塔中水滴运动分析第77-78页
        5.2.2 冷却塔中水滴与空气交换过程分析第78-79页
        5.2.3 冷却塔降噪对温度要求的效果分析第79-80页
    5.3 基于全局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的消声器结构优化第80-82页
        5.3.1 结构数学模型建立第80-81页
        5.3.2 优化程序设计第81-82页
    5.4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6章 冷却塔噪声控制实例第83-96页
    6.1 冷却塔测试现场概况第83-85页
    6.2 冷却塔背景噪声测量第85-86页
    6.3 测点布置及冷却塔噪声原始数据采集第86-89页
    6.4 消声器结构优化第89-91页
    6.5 工程验收结果第91-95页
    6.6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96-98页
    7.1 结论第96-97页
    7.2 展望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5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105-107页
致谢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症患者伴有焦虑抑郁障碍及其治疗进展综述
下一篇:成人肝母细胞瘤1例报道并国内文献资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