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大哥大、移动电话手机)论文

一种Zigbee传感器与手机通信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第8-15页
        1.1.1 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史第8页
        1.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主要技术第8-10页
        1.1.3 无线传感器操作系统TinyOS和nesC编程语言第10-13页
        1.1.4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第13-15页
    1.2 文章结构安排第15-16页
2 智能手机与传感器节点通信的研究现状第16-23页
    2.1 智能手机的通信接口第16-19页
        2.1.1 智能手机的无线通信接口第16-17页
        2.1.2 智能手机的有线通信接口第17-19页
    2.2 国内外手机与传感器通信接口研究现状第19-21页
        2.2.1 uSDCard和uSink通信接口第19-20页
        2.2.2 HiJack通信接口第20-21页
    2.3 传感器节点数据压缩方法研究现状第21-23页
        2.3.1 Huffinan编码数据压缩第21-22页
        2.3.2 LZW数据压缩算法第22-23页
3 AudioHTG通信接口设计与实现第23-38页
    3.1 AudioHTG通信接口总体设计第23-24页
    3.2 音频信号编解码设计第24-26页
        3.2.1 8位有效数据编解码方式第24-25页
        3.2.2 动态缓冲区数据采集第25-26页
    3.3 系统架构设计第26-27页
    3.4 Windows Phone 7智能手机音频接口驱动第27-32页
        3.4.1 AudioHTG类的设计与实现第27-31页
        3.4.2 DataReadyEventArgs类的设计与实现第31-32页
    3.5 无线传感器节点接口驱动第32-35页
        3.5.1 传感器节点AudioHTG接口设计第32页
        3.5.2 传感器节点驱动接口的命令和事件第32-33页
        3.5.3 传感器节点驱动模块总体设计第33-34页
        3.5.4 传感器节点上层应用程序第34-35页
    3.6 硬件系统实现第35-38页
        3.6.1 TelosB传感器节点GF-100和GenOS-301第35-37页
        3.6.2 系统硬件平台第37-38页
4 LZW-Huffman数据压缩算法设计与实现第38-45页
    4.1 传统LZW数据压缩过程第39-40页
    4.2 D-value LZW数据压缩过程第40-41页
    4.3 元组的Huffman编码第41-43页
    4.4 LZW-Huffman解码过程第43页
    4.5 LZW-Huffman压缩算法性能评估第43-45页
5 应用程序演示和AudioHTG性能测评第45-54页
    5.1 应用程序演示第45-47页
    5.2 AudioHTG通信接口性能测评第47-54页
        5.2.1 两种编码方式传输性能比较第48-49页
        5.2.2 不同长度动态缓冲区传输性能比较第49-50页
        5.2.3 两种编码方式总体分析第50-52页
        5.2.4 LZW-Huffman数据压缩性能测评第52-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石坝地震可靠度分析
下一篇:加载速率对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