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民事恶意诉讼的法律规制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目录第5-8页
引言第8-9页
第1章 民事恶意诉讼的概述第9-18页
    1.1 民事恶意诉讼的概念第9-11页
    1.2 民事恶意诉讼的构成要件第11-13页
    1.3 中外法律对民事恶意诉讼的规定第13-15页
        1.3.1 我国法律有关民事恶意诉讼的规定第13-14页
        1.3.2 外国法律关于民事恶意诉讼的规定第14-15页
    1.4 民事恶意诉讼与相关概念的比较第15-18页
        1.4.1 民事恶意诉讼与虚假诉讼第15-16页
        1.4.2 滥用诉权与民事恶意诉讼第16-17页
        1.4.3 民事恶意诉讼与诉讼欺诈第17-18页
第2章 民事恶意诉讼的成因分析第18-23页
    2.1 法律制度方面第18-21页
        2.1.1 实体法律不完善第18-19页
        2.1.2 诉讼程序制度的缺陷第19-21页
    2.2 社会因素第21-23页
        2.2.1 社会公众诚信的缺失第21-22页
        2.2.2 司法腐败第22-23页
第3章 民事恶意诉讼的实体法规制第23-28页
    3.1 民事恶意诉讼实体法规制的必要性第23-24页
        3.1.1 民事恶意诉讼的概念不明确第23页
        3.1.2 民事恶意诉讼行为人赔偿责任不明确第23-24页
        3.1.3 缺乏刑法的保障第24页
    3.2 民事恶意诉讼实体法规制的具体措施第24-28页
        3.2.1. 制定民事恶意诉讼侵害赔偿责任第25页
        3.2.2 民事恶意诉讼的赔偿范围要广,行为人应承担相对较重的赔偿责任第25-26页
        3.2.3 增设恶意诉讼罪,强化刑事制裁的威慑作用第26-28页
第4章 民事恶意诉讼的程序法规制第28-37页
    4.1 民事恶意诉讼程序法规制的必要性第28-30页
        4.1.1 开庭审理前的准备程序不完善第28-29页
        4.1.2 案外人利益保护制度不完善第29页
        4.1.3 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第29-30页
    4.2 民事恶意诉讼程序法规制的具体措施第30-37页
        4.2.1 规范民事诉讼行为第30-31页
        4.2.2 完善证据规则和证据证明标准第31-33页
        4.2.3 完善案外第三人利益保护制度第33-34页
        4.2.4 完善诉讼监督机制第34-37页
结语第37-38页
致谢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
下一篇:权利保护视角下未成年犯刑罚执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