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6-9页 |
1 前言 | 第9-29页 |
1.1 PCP特性 | 第9-10页 |
1.2 PCP污染现状 | 第10-12页 |
1.3 PCP土壤环境行为 | 第12-18页 |
1.3.1 PCP在土壤中的吸附作用 | 第13-15页 |
1.3.2 PCP在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 | 第15-18页 |
1.4 蚯蚓在土壤有机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 第18-26页 |
1.4.1 蚯蚓能够改变土壤的性质 | 第18-19页 |
1.4.2 蚓触圈是土壤潜在的重要功能域 | 第19-23页 |
1.4.3 蚯蚓促进污染物降解 | 第23-25页 |
1.4.4 蚓触圈对土壤有机污染物降解作用 | 第25-26页 |
1.5 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 | 第26-27页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7-28页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9-3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9-31页 |
2.1.1 实验土壤 | 第29页 |
2.1.2 实验蚯蚓 | 第29页 |
2.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29-31页 |
2.2 实验设计 | 第31-32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2-38页 |
2.3.1 蚓触圈基质收集 | 第32-33页 |
2.3.2 PCP可提取态测定 | 第33-34页 |
2.3.3 蚓触圈特性表征方法 | 第34-36页 |
2.3.4 PCP胁迫下蚓触圈微生物群落组成变化特征 | 第36-38页 |
2.4 数据分析 | 第38-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63页 |
3.1 PCP在蚓触圈和非蚓触圈的消减特征 | 第39-40页 |
3.2 蚓触圈特性分析 | 第40-51页 |
3.2.1 微表面形貌特征分析 | 第40-41页 |
3.2.2 物理特性分析 | 第41-45页 |
3.2.3 化学特征分析 | 第45-48页 |
3.2.4 微生物特性分析 | 第48-51页 |
3.3 PCP胁迫下细菌群落变化分析 | 第51-60页 |
3.3.1 PCP胁迫下细菌群落组成变化分析 | 第52-53页 |
3.3.2 PCP胁迫下细菌群落多样性变化分析 | 第53-55页 |
3.3.3 PCP胁迫下细菌群落变化主成分分析 | 第55-58页 |
3.3.4 PCP胁迫下对细菌群落变异贡献较大属的变化特征 | 第58-60页 |
3.4 PCP消减与蚓触圈特性相关性分析 | 第60-63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63-69页 |
4.1 讨论 | 第63-68页 |
4.1.1 蚓触圈对PCP消减特征与非蚓触圈显著不同 | 第63页 |
4.1.2 蚓触圈特性与非蚓触圈差异明显 | 第63-64页 |
4.1.3 PCP消减特征与蚓触圈特性关系分析 | 第64-68页 |
4.2 结论 | 第68-69页 |
4.2.1 蚓触圈中PCP的消减特征显著不同于非蚓触圈 | 第68页 |
4.2.2 蚓触圈具有独特且优越的物化及生物学特性 | 第68页 |
4.2.3 蚓粪与穴壁有利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可能促进了PCP污染降解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