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土力学论文--土动力学与振动地基论文

吹沙型填海场地动力响应演化特征的模拟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1.1 选题依据第13-15页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5-18页
        1.2.1 吹填场地动力特性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2 ANSYS有限元软件在场地地震分析中的应用第16-17页
        1.2.3 场地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8-21页
        1.3.1 研究目的第18页
        1.3.2 主要内容第18-20页
        1.3.3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二章 吹沙填海地块动力特性的演化特征分析第21-43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影响吹沙填海地块动力特性的因素分析第21-24页
        2.2.1 海积软土层的固结度对场地动力特性的影响第22-23页
        2.2.2 吹填砂层的密实度对场地动力特性的影响第23-24页
    2.3 土体参数及模拟工况的确定第24-29页
        2.3.1 海积软土物理性质指标的确定第25-26页
        2.3.2 吹填砂物理性质指标的确定第26-27页
        2.3.3 基岩物理性质指标的确定第27-28页
        2.3.4 拟模拟工况的确定第28-29页
    2.4 吹沙填海地块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9-35页
        2.4.1 吹沙填海地块粘弹性人工边界的设定第30-32页
        2.4.2 粘弹性人工边界的验证第32-33页
        2.4.3 吹沙填海地块本构模型的建立第33-34页
        2.4.4 吹沙填海地块ANSYS模型的建立第34-35页
    2.5 在各工况下吹沙填海地块的模态分析第35-43页
        2.5.1 模态分析的基本理论第35-36页
        2.5.2 吹沙填海地块ANSYS模态分析第36-37页
        2.5.3 吹沙填海地块模态成果分析第37-43页
第三章 在不同工况下吹沙填海地块的谱分析第43-58页
    3.1 地震反应谱原理及其发展第43-46页
        3.1.1 地震反应谱原理第43页
        3.1.2 反应谱理论的发展第43-46页
    3.2 吹沙填海地块反应谱分析第46-48页
        3.2.1 地震频谱值的获取第46-47页
        3.2.2 吹沙填海地块反应谱的ANSYS数值模拟第47-48页
    3.3 吹沙填海地块反应谱的结果分析第48-58页
        3.3.1 不同工况下吹填场地位移云图的分析第49页
        3.3.2 沿土层深度的位移峰值比较第49-53页
        3.3.3 不同土层卓越频率下振动曲线的对比分析第53-55页
        3.3.4 不同工况卓越频率下振动曲线的对比分析第55-58页
第四章 吹沙填海地块地震时程数值模拟第58-74页
    4.1 地震时程分析原理第58-59页
        4.1.1 地震时程分析法的发展第58页
        4.1.2 地震时程分析的有限元解第58-59页
    4.2 远场地震波的选取第59-66页
        4.2.1 人工合成地震动的必要性第59-60页
        4.2.2 人工模拟远场强震的原则第60-61页
        4.2.3 人造地震动的合成及处理第61-66页
    4.3 吹填场地ANSYS地震时程数值建模第66-74页
        4.3.1 场地土阻尼的考虑第66-67页
        4.3.2 地震随机载荷在ANSYS模型中的施加第67-70页
        4.3.3 地震波动输入精度的验证第70-72页
        4.3.4 吹填场地时程分析的数值模拟第72-74页
第五章 不同工况下吹沙填海地块的地震时程响应分析第74-103页
    5.1 引言第74页
    5.2 吹沙填海地块的时程响应分析第74-95页
        5.2.1 场地位移响应分析第74-80页
        5.2.2 地表加速度响应分析第80-81页
        5.2.3 地震加速度放大系数分析第81-82页
        5.2.4 傅里叶幅值谱分析第82-92页
        5.2.5 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分析第92-95页
    5.3 吹填场地竖向地震响应分析第95-103页
        5.3.1 场地竖向位移时程响应分析第95-99页
        5.3.2 地表V/H谱比分析第99-100页
        5.3.3 地表竖向傅里叶幅值谱分析第100-103页
第六章 不同层厚下吹填层状结构体的地震时程分析第103-126页
    6.1 引言第103页
    6.2 不同厚度基岩上覆沉积软土层的时程分析第103-114页
        6.2.1 不同厚度基岩上覆沉积软土层的数值建模第103-104页
        6.2.2 加速度响应分析第104-107页
        6.2.3 傅里叶频谱分析第107-109页
        6.2.4 加速度反应谱分析第109-110页
        6.2.5 竖向地震动响应分析第110-114页
    6.3 不同厚度吹填砂层的时程分析第114-126页
        6.3.1 不同厚度吹填砂层的数值建模第114页
        6.3.2 位移响应分析第114-116页
        6.3.3 加速度响应分析第116-118页
        6.3.4 傅里叶幅值谱及能量谱分析第118-122页
        6.3.5 加速度反应谱分析第122页
        6.3.6 竖向地震动响应分析第122-12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126-129页
    7.1 主要结论第126-128页
    7.2 建议第128-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3页
致谢第133-13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传播考察
下一篇:岩溶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