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水稻品系泰航68太空诱变突变体T2抗稻瘟病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定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前言第10-23页
    1.1 水稻稻瘟病第10-13页
        1.1.1 稻瘟病危害情况第10-11页
        1.1.2 稻瘟病的症状和循环侵染第11页
        1.1.3 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第11-12页
        1.1.4 水稻稻瘟病菌的无毒基因第12-13页
    1.2 水稻稻瘟病抗性研究进展第13-19页
        1.2.1 水稻抗稻瘟病类型第13-14页
        1.2.2 水稻抗稻瘟病种质资源第14-16页
        1.2.3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第16-19页
    1.3 空间诱变水稻稻瘟病抗性研究第19-21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1-22页
    1.5 实验研究主要技术路线第22-23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3-32页
    2.1 材料第23-26页
        2.1.1 供试水稻和病原菌第23页
        2.1.2 主要实验试剂和药品第23-25页
        2.1.3 实验主要的仪器设备第25-26页
    2.2 实验方法第26-32页
        2.2.1 抗谱测定方法第26-27页
        2.2.2 穗颈瘟抗性鉴定方法第27页
        2.2.3 水稻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7-29页
        2.2.4 SSR标记和InDel标记的搜索第29页
        2.2.5 抗感池的构建第29页
        2.2.6 PCR反应第29-30页
        2.2.7 PCR产物的电泳检测第30-31页
        2.2.8 引物筛选第31页
        2.2.9 基因型检测第31页
        2.2.10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第31-32页
3 实验结果第32-43页
    3.1 突变体SP_1代抗病突变体筛选及抗性遗传分析第32-33页
    3.2 T2抗性评价第33-38页
    3.3 定位群体F_2的抗性鉴定第38-39页
    3.4 亲本间及抗感池间SSR标记多态性分析第39页
    3.5 T2抗稻瘟病基因初步定位第39-43页
4 结论与讨论第43-51页
    4.1 结论第43-44页
        4.1.1 T2抗瘟性评价第43页
        4.1.2 T2的抗性遗传分析第43-44页
        4.1.3 T2的抗病基因定位第44页
    4.2 讨论第44-50页
        4.2.1 空间诱变育种在水稻抗病育种中的意义第44-46页
        4.2.2 稻瘟病抗性评价第46-47页
        4.2.3 病原菌小种和亲本的选择对作图群体构建的影响第47-48页
        4.2.4 分离群体分析法和隐性群体分析法的运用第48-49页
        4.2.5 水稻第11号染色体上的抗稻瘟病基因第49-50页
    4.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50页
    4.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9页
附录第59-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宁市郊平菇主要病害病原鉴定及生物防治
下一篇:气候变化情景下广西冬季农业气候资源评估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