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两株具有生防功能的根际细菌全基因组分析及联合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植物病害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1.1 植物病害的介绍第10页
        1.1.2 植物病害的防治第10-11页
    1.2 生防细菌的研究背景第11-14页
        1.2.1 生防假单胞菌及应用第11-13页
        1.2.2 生防芽孢杆菌及应用第13-14页
    1.3 全基因组测序第14-16页
        1.3.1 DNA测序的发展第15-16页
        1.3.2 全基因组研究现状及应用第16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18页
第二章 JD37适应性及生防作用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18-32页
    2.1 试验材料第19-20页
        2.1.1 供试菌株第19页
        2.1.2 供试菌株全基因组信息第19页
        2.1.3 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第19-20页
    2.2 试验方法第20-21页
        2.2.1 与适应不利环境相关的基因的查找第20页
        2.2.2 基因岛、前噬菌体及其相关功能预测第20页
        2.2.3 细菌次级代谢产物的预测第20页
        2.2.4 JD37中合成抗生素的相关基因第20-21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1-30页
        2.3.1 适应性相关作用机制试验结果第21-23页
        2.3.2 基因岛及其相关信息的查找结果第23-24页
        2.3.3 前噬菌体基因预测结果第24-27页
        2.3.4 假单胞菌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预测及比较分析结果第27-28页
        2.3.5 JD37合成抗生素基因簇分析第28-30页
    2.4 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S3-1 基因组测序、拼接与序列特征的分析第32-48页
    3.1 试验材料第32-33页
        3.1.1 供试菌株第32-33页
        3.1.2 培养基和材料第33页
        3.1.3 主要试剂第33页
        3.1.4 主要仪器第33页
    3.2 试验方法第33-36页
        3.2.1 供试菌株的活化第33页
        3.2.2 细菌总DNA提取第33-34页
        3.2.3 细菌总DNA纯度检测第34页
        3.2.4 细菌 16S rDNA重鉴定和总DNA的测序、拼接与序列递交第34-35页
        3.2.5 细菌全基因组序列功能元件分析第35-36页
        3.2.6 细菌全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6页
        3.2.7 基因组圈图绘制第36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6-46页
        3.3.1 细菌总DNA提取与检测第36-37页
        3.3.2 细菌 16S rDNA重鉴定及全基因组测序第37-38页
        3.3.3 细菌全基因组序列功能元件分析第38-40页
        3.3.4 细菌全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0-46页
    3.4 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JD37与S3-1 在生物防治中的复合作用第48-58页
    4.1 试验材料第48-50页
        4.1.1 供试菌株第48-49页
        4.1.2 土壤样品第49页
        4.1.3 培养基和材料第49页
        4.1.4 主要仪器第49-50页
    4.2 试验方法第50-52页
        4.2.1 供试菌株的活化第50页
        4.2.2 番茄灰霉病病菌孢子悬液的制备第50页
        4.2.3 供试菌株对番茄灰霉病菌抑制效果试验第50-51页
        4.2.4 供试菌株相容性检测第51页
        4.2.5 不同培养基对供试菌株生长的影响第51页
        4.2.6 复合发酵生长曲线及抑菌活性第51页
        4.2.7 复合发酵液对土壤中病原真菌数量的影响第51-52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52-57页
        4.3.1 利用平板对峙检测JD37、S3-1 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第52-53页
        4.3.2 JD37和S3-1 相容性检测结果第53页
        4.3.3 不同培养基对复合发酵效果的影响第53-54页
        4.3.4 复合发酵生长曲线及抑菌活性第54-55页
        4.3.5 复合发酵液对土壤中病原真菌数量的影响第55-57页
    4.4 小结第57-58页
总结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主要科研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策略选择的循证研究
下一篇:中文版脑力负荷主观评估量表在上海市社区医师中信效度评估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