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以济南市万灵山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综述 | 第10-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的内容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研究的框架 | 第16-17页 |
第2章 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7-23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2.1.1 雨洪管理的概念 | 第17页 |
2.1.2 海绵城市的概念 | 第17页 |
2.1.3 低影响开发(LID)的概念 | 第17-18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8-23页 |
2.2.1 海绵城市理论 | 第18-19页 |
2.2.2 低影响开发(LID)理论 | 第19-20页 |
2.2.3 城市生态学理论 | 第20-21页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1-23页 |
第3章 案例分析与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 第23-40页 |
3.1 国外案例分析研究 | 第23-26页 |
3.1.1 美国波特兰雨水花园 | 第23-24页 |
3.1.2 新加坡JTC清洁科技园 | 第24-25页 |
3.1.3 英国布里斯托尔海滨公共空间 | 第25-26页 |
3.2 国内案例分析研究 | 第26-32页 |
3.2.1 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 | 第26-28页 |
3.2.2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 第28-29页 |
3.2.3 济南市山地公园海绵建设案例分析研究 | 第29-32页 |
3.3 海绵理念的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 第32-40页 |
3.3.1 设计目标 | 第32-33页 |
3.3.2 基本原则 | 第33-34页 |
3.3.3 技术措施 | 第34-40页 |
第4章 济南市万灵山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 第40-59页 |
4.1 项目概况 | 第40-42页 |
4.1.1 区位分析 | 第40页 |
4.1.2 现状分析 | 第40-42页 |
4.2 规划设计理念 | 第42页 |
4.3 设计原则与目标 | 第42-44页 |
4.3.1 设计原则 | 第42-43页 |
4.3.2 设计目标 | 第43-44页 |
4.4 济南市万灵山公园规划设计 | 第44-59页 |
4.4.1 总体规划设计 | 第44-50页 |
4.4.1.1 总体布局 | 第44页 |
4.4.1.2 功能分区 | 第44-47页 |
4.4.1.3 道路系统规划设计 | 第47页 |
4.4.1.4 植物种植分析 | 第47-48页 |
4.4.1.5 破损山体治理 | 第48页 |
4.4.1.6 公共服务设施设置 | 第48-50页 |
4.4.2 海绵系统及设施的设计 | 第50-59页 |
4.4.2.1 海绵系统设计方案 | 第50页 |
4.4.2.2 海绵系统设计分区 | 第50-51页 |
4.4.2.3 雨水调蓄容积计算 | 第51页 |
4.4.2.4 海绵设施设计 | 第51-58页 |
4.4.2.5 海绵设施蓄水量计算 | 第58-5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64-65页 |
附件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