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基础科学论文--电子计算机在建筑中的应用论文

基于BIM的项目管理计划体系集成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基于BIM的建设工程项目集成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基于BIM的项目管理计划集成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6-18页
        1.4.1 研究方法第16页
        1.4.2 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2章 基于BIM项目管理计划体系集成的相关理论第18-37页
    2.1 项目管理计划体系及划分第18-21页
        2.1.1 项目管理计划体系的内涵第18页
        2.1.2 项目管理计划的特点第18-19页
        2.1.3 项目管理计划体系的划分第19-21页
    2.2 BIM在项目计划管理中应用第21-29页
        2.2.1 项目计划管理的现状分析第21-23页
        2.2.2 建筑信息模型的技术分析第23-25页
        2.2.3 基于BIM的计划优化和调整第25-29页
    2.3 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相关理论第29-32页
        2.3.1 建设项目集成管理内涵第29-30页
        2.3.2 建筑项目集成管理与BIM发展阶段关系第30-31页
        2.3.3 BIM在建设项目集成管理中应用的优越性分析第31-32页
    2.4 项目结构分解WBS的重要性第32-36页
        2.4.1 项目管理计划与WBS第32-33页
        2.4.2 BIM构件与WBS第33-35页
        2.4.3 BIM与计划第35-36页
    2.5 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基于BIM的项目管理计划体系集成框架构建第37-51页
    3.1 基于BIM的项目管理计划体系集成框架设计第37-42页
        3.1.1 基于BIM的项目管理计划体系集成思路第37-39页
        3.1.2 基于BIM的项目管理计划体系集成框架第39-42页
    3.2 基于BIM的项目管理计划体系集成分析第42-45页
        3.2.1 基于BIM的项目管理计划体系全过程集成分析第42-43页
        3.2.2 基于BIM的项目管理计划体系全方位集成分析第43-44页
        3.2.3 基于BIM的项目管理计划体系全要素集成分析第44-45页
    3.3 基于BIM的项目管理计划体系集成的优势分析第45-50页
        3.3.1 表现方式——可视化第45-47页
        3.3.2 信息沟通方式——共享第47-49页
        3.3.3 组织架构——协同性第49-50页
    3.4 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基于BIM的项目管理计划体系集成组织实现方式第51-64页
    4.1 基于BIM项目管理计划体系集成的组织结构研究第51-55页
        4.1.1 基于BIM的各参与方协同管理内容第51-53页
        4.1.2 基于BIM的各参与方协同组织结构第53-54页
        4.1.3 BIM中心的职能定位第54-55页
    4.2 基于BIM项目管理计划体系集成管理的组织机制研究第55-63页
        4.2.1 基于BIM项目管理计划体系协同合作关系分析第55-57页
        4.2.2 基于BIM项目管理计划体系集成管理的合同研究第57-58页
        4.2.3 基于BIM项目管理计划体系集成管理的治理机制研究第58-60页
        4.2.4 基于BIM项目管理计划体系集成管理的激励机制研究第60-63页
    4.3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基于BIM的项目管理计划体系集成技术实现方式第64-67页
    5.1 基于BIM的项目管理计划体系集成技术实现流程第64-65页
    5.2 基于BIM的项目管理计划体系集成平台需求分析第65-66页
    5.3 小结第66-6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6.1 结论第67-68页
    6.2 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后记第73-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曲克芦丁对CCI模型所致神经性病理疼痛及脊髓腰膨大部炎症反应的影响
下一篇:miR-328和C/EBP α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