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泌尿生殖器肿瘤论文--乳腺肿瘤论文

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7诱导乳腺癌细胞发生表皮—间质转换及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第11-38页
    一、表皮-间质转换与肿瘤转移的关系第11-22页
        (一) 表皮-间质转换第11-16页
        (二) 肿瘤细胞转移第16-18页
        (三) EMT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第18-22页
    二、EMT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第22-27页
        (一) EMT与DNA甲基化第23页
        (二) EMT与组蛋白修饰第23-25页
        (三) EMT与非组蛋白修饰第25-26页
        (四) EMT与miRNAs介导的翻译后修饰第26-27页
    三、人PRMT7 研究进展第27-33页
        (一) PRMTs家族简介第27-31页
        (二) PRMT7 的功能与作用机制第31-33页
    四、转录因子YY1 和去乙酰化酶HDAC3 的研究进展第33-36页
        (一) YY1 的发现第33-34页
        (二) YY1 的功能第34-35页
        (三)HDAC3 的研究概述第35-36页
    五、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36-38页
        (一) 立题依据第36-37页
        (二)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37-38页
第二部分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8-58页
    一、实验材料第38-42页
        (一) 实验仪器第38-39页
        (二) 试剂第39页
        (三) 抗体第39-40页
        (四) 质粒第40-42页
        (五) 细胞系第42页
    二、实验方法第42-58页
        Ⅰ、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第42-51页
            (一) 表达质粒构建第42-43页
            (二) 干涉质粒构建第43页
            (三) 质粒提取方法第43页
            (四) RNA提取、逆转录和Real-time PCR第43-45页
            (五)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第45-47页
            (六) 免疫共沉淀实验(CoIP)第47页
            (七)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ChIP)第47-49页
            (八) ChIP-re- ChIP实验第49页
            (九)蛋白纯化及GST pull down实验第49-51页
            (十) 免疫荧光实验(IF)第51页
        Ⅱ、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第51-55页
            (一) 细胞培养第52页
            (二) 细胞瞬时转染第52页
            (三) 慢病毒的包装及侵染第52-53页
            (四)报告基因检测第53页
            (五)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第53-54页
            (六)细胞划痕实验第54页
            (七)明胶酶谱实验第54-55页
            (八) MTT细胞活力检测第55页
        Ⅲ、临床病理及活体实验第55-57页
            (一)免疫组化实验(IHC)第55-56页
            (二) 苏木精-伊红染色(HE)第56页
            (三)裸鼠成瘤实验第56页
            (四)裸鼠转移实验第56-57页
        Ⅳ、统计分析第57-58页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8-79页
    一、PRMT7 的表达与乳腺癌恶性程度正相关第58-59页
        (一) PRMT7 在高转移的乳腺癌细胞内高表达第58页
        (二) PRMT7 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第58-59页
    二、PRMT7 异常表达诱导EMT发生第59-64页
        (一) PRMT7 过表达诱导乳腺表皮细胞发生EMT第59-62页
        (二)PRMT7 过表达诱导乳腺癌细胞发生EMT第62页
        (三)降低PRMT7 表达部分逆转EMT发生第62-64页
    三、PRMT7 促进细胞迁移和侵袭第64-68页
        (一) PRMT7 过表达增强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第64-67页
        (二)降低PRMT7 表达抑制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第67-68页
    四、PRMT7 介导的EMT进程中,E-cadherin启动子上表观遗传修饰的变化第68-72页
        (一) PRMT7 抑制E-cadherin启动子的活性第68-70页
        (二) E-cadherin启动子上H4R3me2s修饰水平增加伴随着H3K4me3 减少第70-71页
        (三) H4R3me2s与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之间存在crosstalk第71-72页
    五、YY1 招募PRMT7/HDAC3 复合物抑制E-cadherin的转录第72-76页
        (一) PRMT7 与YY1 和HDAC3 存在于同一复合物中第72-74页
        (二) YY1 与HDAC3 直接结合第74-75页
        (三) YY1 招募PRMT7/HDAC3 到E-cadherin启动子进行转录抑制第75-76页
    六、PRMT7 促进乳腺癌的远端转移第76-79页
        (一) PRMT7 促进乳腺癌细胞的转移第76-77页
        (二) PRMT7 抑制乳腺癌原位瘤的生长第77-79页
第四部分 讨论第79-84页
    一、PRMT7 与肿瘤转移第79-80页
    二、表观修饰与EMT第80-81页
    三、YY1-PRMT7-HDAC3 三元复合物第81-82页
    四、EMT与肿瘤细胞干性第82-84页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第84-85页
    一、主要结论第84页
    二、创新点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101页
附录一第101-103页
附录二第103-105页
附录三第105-114页
致谢第114-115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血栓弹力图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出血风险的预测价值研究
下一篇:裂缝性地层声波全波列的数值模拟及时频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