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12页 |
理论研究 | 第7-8页 |
临床研究 | 第8-11页 |
关键词 | 第11-12页 |
ABSTRACT | 第12-19页 |
Theoretical Research | 第12-13页 |
Clinical Reseach | 第13-19页 |
Key word | 第19-20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20-22页 |
前言 | 第22-2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23-38页 |
文献综述一 心理疲劳的中西医研究 | 第23-32页 |
1 心理疲劳的西医研究 | 第23-26页 |
1.1 心理疲劳的定义 | 第23页 |
1.2 心理疲劳的诱因 | 第23-24页 |
1.3 现代医学发病机制 | 第24页 |
1.4 心理疲劳的危害 | 第24-25页 |
1.5 心理疲劳的评估 | 第25页 |
1.6 心理疲劳的干预措施 | 第25-26页 |
2 心理疲劳的中医研究 | 第26-27页 |
2.1 病因病机研究 | 第26-27页 |
2.3 证候研究 | 第27页 |
2.4 中药干预 | 第27页 |
2.5 针灸治疗 | 第27页 |
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27-29页 |
3.1 问题 | 第27-28页 |
3.2 展望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文献综述二 潜水员健康状况的现状研究 | 第32-38页 |
1 潜水员的一般状况 | 第32-34页 |
1.1 理化指标 | 第32页 |
1.2 心理状况 | 第32-34页 |
2 潜水对潜水员的影响 | 第34-35页 |
2.1 影响生理健康 | 第34页 |
2.2 危害心理健康 | 第34-35页 |
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35-36页 |
3.1 问题 | 第35页 |
3.2 展望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 第38-50页 |
理论研究一 心理疲劳的临床调研方法的文献研究 | 第38-46页 |
1 资料来源和检索方法 | 第38页 |
2 整理结果 | 第38-39页 |
3 讨论 | 第39-42页 |
3.1 心理疲劳研究对象的研究 | 第39-40页 |
3.2 心理疲劳问卷调查的研究 | 第40-42页 |
3.3 心理疲劳实验方法的研究 | 第42页 |
4 小结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理论研究二 疲劳的舌诊研究 | 第46-50页 |
1 资料来源和检索方法 | 第46页 |
2 不同类型疲劳与舌象的认识 | 第46-47页 |
2.1 体检正常人群疲劳的舌诊研究 | 第46-47页 |
2.2 慢性疲劳综合症人群的舌诊研究 | 第47页 |
2.3 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疲劳的舌诊研究 | 第47页 |
3 不同部位疲劳与舌象的认识 | 第47-48页 |
3.1 视疲劳的舌诊研究 | 第47页 |
3.2 脑疲劳的舌诊研究 | 第47-48页 |
4 小结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第50-116页 |
临床预调研9例在役海军职业潜水员的访谈 | 第50-55页 |
受访者情况 | 第50页 |
访谈指导和访谈提纲 | 第50页 |
资料的收集 | 第50-51页 |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
临床研究一 不同职业人群心理疲劳状况的研究 | 第55-64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55-56页 |
1.1. 研究对象来源与选择 | 第55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55-56页 |
1.3. 统计学方法 | 第56页 |
2 结果 | 第56-62页 |
2.1 基本情况 | 第56页 |
2.2 不同职业人群疲劳状况的研究 | 第56-62页 |
3 讨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
临床研究二 不同人群的中医五态人格、中医体质及睡眠情况分布研究 | 第64-70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64-65页 |
1.1. 研究对象来源与选择 | 第64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64-65页 |
1.3. 统计学方法 | 第65页 |
2 结果 | 第65-67页 |
2.1 基本情况 | 第65-67页 |
2.1.1 海军职业潜水员、海军岸勤人员、大学生及国内常模中医五态人格的比较研究 | 第65页 |
2.1.2 海军职业潜水员、海军岸勤人员及大学生中医体质的比较研究 | 第65-66页 |
2.1.3 海军职业潜水员、海军岸勤人员及大学生睡眠情况的比较研究 | 第66-67页 |
3 讨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0页 |
临床研究三 海军职业潜水员的职业倦怠(心理疲劳)与疲劳的相关性研究 | 第70-75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70-71页 |
1.1 研究对象来源与选择 | 第70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70-71页 |
1.3. 统计学方法 | 第71页 |
2 结果 | 第71-73页 |
2.1 基本情况 | 第71页 |
2.2 海军职业潜水员的职业倦怠(心理疲劳)与疲劳的相关性研究 | 第71-73页 |
3 讨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5页 |
临床研究四 海军职业潜水员的心理疲劳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 第75-91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75-76页 |
1.1. 研究对象来源与选择 | 第75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75-76页 |
1.3. 统计学方法 | 第76页 |
2 结果 | 第76-88页 |
2.1 海军职业潜水员的心理疲劳与中医五态人格的相关性研究 | 第76-82页 |
2.2 海军职业潜水员的疲劳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 第82-87页 |
2.3 海军职业潜水员的疲劳与睡眠情况的相关性研究 | 第87-88页 |
3 讨论 | 第88-90页 |
3.1 海军职业潜水员职业倦怠(心理疲劳)与中医五态人格相关研究 | 第88页 |
3.2 海军职业潜水员职业倦怠(心理疲劳)与中医体质的相关研究 | 第88-89页 |
3.3 海军职业潜水员职业倦怠(心理疲劳)与睡眠状况的相关研究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1页 |
临床研究五 海军职业潜水员的中医体质与睡眠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 第91-100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91-92页 |
1. 研究对象来源与选择 | 第91页 |
2. 研究方法 | 第91页 |
3. 统计学方法 | 第91-92页 |
2 结果 | 第92-97页 |
2.1 基本情况 | 第92页 |
2.2 海军职业潜水员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 第92页 |
2.3 婚姻、潜水史、BMI对海军职业潜水员体质的影响 | 第92-94页 |
2.4 海军职业潜水员与正常成人睡眠情况的比较 | 第94页 |
2.5 不同条件下海军职业潜水员的PSQI各因子得分比较 | 第94-95页 |
2.6 睡眠状况对海军职业潜水员体质的影响 | 第95页 |
2.7 睡眠质量差的海军职业潜水员(21名)PSQI得分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 第95-96页 |
2.8 睡眠与体质量表59项得分的研究 | 第96-97页 |
3 讨论 | 第97-99页 |
3.1 海军职业潜水员的体质状况初探 | 第97页 |
3.2 海军职业潜水员的睡眠状况研究 | 第97页 |
3.3 海军职业潜水员的体质与睡眠的相关性研究 | 第97-98页 |
3.4 小结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0页 |
临床研究六 海军职业潜水员疲劳的舌象与舌图像研究 | 第100-116页 |
1 资料和方法 | 第100-102页 |
1.1 1.研究对象来源与选择 | 第100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00-102页 |
1.4 统计学方法 | 第102页 |
2 结果 | 第102-114页 |
2.1 海军职业潜水员受试者的一般情况 | 第102-103页 |
2.2 潜水员疲劳状况的研究 | 第103-105页 |
2.3 潜水员在不同疲劳状况下的中医舌象研究 | 第105-112页 |
2.4 潜水员不同疲劳状况下的舌图象色度值研究 | 第112-114页 |
3 讨论 | 第114-115页 |
3.1 海军职业潜水员疲劳的研究 | 第114页 |
3.2 海军职业潜水员疲劳的舌象与舌图像研究 | 第114-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6页 |
小结 | 第116-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
个人简历 | 第118-120页 |
附录 | 第120-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