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生产过程与生产工艺论文--成型加工论文

聚氧化乙烯(PEO)包装薄膜吹塑成型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3页
        1.1.1 水溶性树脂与水溶性薄膜第10页
        1.1.2 聚氧化乙烯(PEO)第10-11页
        1.1.3 挤出吹塑成型第11-13页
    1.2 PEO的性质、研究现状与应用第13-19页
        1.2.1 PEO的性质第13-16页
        1.2.2 PEO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3 PEO的应用第17-18页
        1.2.4 PEO的发展展望第18-19页
    1.3 PEO薄膜的特点、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19-21页
        1.3.1 PEO薄膜的特点与应用现状第19-20页
        1.3.2 PEO薄膜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20-21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第21-24页
        1.4.1 研究目的第21页
        1.4.2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4.3 研究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实验原材料、仪器与测试方法第24-29页
    2.1 实验原材料、主要仪器与设备第24-25页
        2.1.1 实验原材料第24页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4-25页
    2.2 实验工艺路线与条件第25-26页
        2.2.1 实验工艺路线第25页
        2.2.2 实验工艺条件第25-26页
    2.3 实验方法第26页
    2.4 项目测试方法第26-29页
        2.4.1 机械性能测试第26-27页
        2.4.2 熔融指数测试(MI)第27页
        2.4.3 扫描电镜(SEM)测试第27-28页
        2.4.4 透光率测试第28页
        2.4.5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第28-29页
第三章 PEO吹塑实验第29-33页
    3.1 PEO直接挤出吹塑薄膜实验第29-30页
        3.1.1 PEO直接吹膜实验第29页
        3.1.2 PEO直接吹塑薄膜结果分析第29-30页
    3.2 PEO先造粒后吹塑薄膜实验第30-32页
        3.2.1 PEO造粒并吹膜实验与结果分析第30-31页
        3.2.2 PEO造粒并吹膜实验结果分析第31-32页
    3.3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PEO的改性与吹塑实验第33-49页
    4.1 PEO改性的目的第33页
    4.2 改性剂的选择第33-41页
        4.2.1 增塑剂的选择与定量第33-36页
        4.2.2 稳定剂的选择与定量第36-38页
        4.2.3 填料的选择与定量第38-39页
        4.2.4 流动改性剂的选择与定量第39-41页
    4.3 改性方法的选择第41-42页
    4.4 改性实验方案第42-43页
    4.5 改性PEO吹塑实验第43-47页
        4.5.1 改性PEO挤出造粒实验第43-44页
        4.5.2 改性PEO粒的SEM测试第44-45页
        4.5.3 改性PEO薄膜挤出吹塑实验第45-47页
    4.6 实验工艺参数对吹塑薄膜的影响第47页
        4.6.1 温度对吹塑薄膜的影响第47页
        4.6.2 吹胀比对吹塑薄膜的影响第47页
        4.6.3 牵引比对吹塑薄膜的影响第47页
    4.7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五章 PEO薄膜的性能测试分析第49-65页
    5.1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分析第49-59页
        5.1.1 增塑剂含量对PEO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第49-53页
        5.1.2 稳定剂含量对PEO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3-55页
        5.1.3 淀粉含量对PEO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5-57页
        5.1.4 流动改性剂含量对PEO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7-59页
    5.2 SEM测试结果分析第59-61页
    5.3 透光率测试结果分析第61-62页
    5.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结果分析第62-63页
    5.5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六章 结论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镍基助催化剂/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光生电荷界面转移行为的研究
下一篇:靶向抑制小鼠骨组织miR-132-3p表达对模拟失重所致骨质丢失的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