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聚合类树脂及塑料论文--聚烯烃类及塑料论文

加压条件下无机铬钒双中心乙烯聚合催化剂及其烷基铝预还原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4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聚乙烯树脂概况及应用第11-13页
    1.3 双峰聚乙烯介绍第13-16页
        1.3.1 双峰聚乙烯性能和特点第13-14页
        1.3.2 双峰聚乙烯的应用第14页
        1.3.3 双峰聚乙烯的生产工艺第14-15页
        1.3.4 双峰聚乙稀的催化剂研究进展第15-16页
    1.4 催化剂研究第16-18页
        1.4.1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第16页
        1.4.2 茂金属催化剂第16-17页
        1.4.3 非茂金属催化剂第17-18页
        1.4.4 铬系催化剂第18页
    1.5 Phillips催化剂改性第18-20页
        1.5.1 Phillips催化剂的制备第19页
        1.5.2 Phillips催化剂载体的改性第19-20页
        1.5.3 Phillips双中心催化剂第20页
    1.6 Phillips催化剂预还原研究概况第20-22页
    1.7 课题提出及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24-33页
    2.1 实验原料第24-25页
        2.1.1 实验试剂和药品第24页
        2.1.2 气体净化装置第24-25页
    2.2 催化剂制备第25-29页
        2.2.1 无机铬钒双中心催化剂第25-29页
        2.2.2 烷基铝预还原的无机铬钒双中心催化剂第29页
    2.3 催化剂表征第29-30页
        2.3.1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第29-30页
        2.3.2 氮气吸附/脱附分析第30页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30页
    2.4 加压聚合第30-31页
    2.5 聚合物表征第31-33页
        2.5.1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第31页
        2.5.2 高温凝胶渗透色谱(HT-GPC)第31-32页
        2.5.3 高温核磁碳谱(~(13)C-NMR)第32-33页
第三章 无机铬钒双中心催化剂乙烯聚合行为研究第33-57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催化剂制备方式的影响第33-34页
        3.2.1 不同浸渍方式催化剂的制备第33页
        3.2.2 催化剂的表征第33-34页
        3.2.3 不同浸渍方式对聚合活性的影响第34页
    3.3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34-36页
    3.4 钒组分含量对聚合活性影响第36-56页
        3.4.1 不同钒组分含量的无机铬钒双中心催化剂的制备第36-37页
        3.4.2 含0.5%Cr的无机铬Phillips催化剂cat-3的聚合行为第37-39页
        3.4.3 Cr/V=3:1(0.5%Cr,0.16%V)双中心催化剂cat-4的聚合行为第39-42页
        3.4.4 Cr/V=2:1(0.5%Cr,0.24%V)双中心催化剂cat-5的聚合行为第42-43页
        3.4.5 Cr/V=1:1(0.5%Cr,0.48%V)双中心催化剂cat-2的聚合行为第43-46页
        3.4.6 Cr/V=1:2(0.5%Cr,0.96%V)双中心催化剂cat-6的聚合行为第46-48页
        3.4.7 含0.48%V的聚乙烯催化剂cat-7的聚合行为第48-50页
        3.4.8 不同钒组分含量铬钒双中心催化剂聚合活性比较第50-51页
        3.4.9 不同钒组分含量铬钒双中心催化剂聚合产物表征第51-56页
    3.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烷基铝预还原无机铬钒双中心催化剂乙烯聚合行为研究第57-70页
    4.1 引言第57页
    4.2 烷基铝预还原的无机铬钒双中心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第57-58页
        4.2.1 催化剂的制备第57页
        4.2.2 催化剂的表征第57-58页
    4.3 无机铬钒双中心聚乙烯催化剂cat-2的乙烯聚合行为第58-60页
    4.4 三乙基铝(TEA)预还原无机铬钒双中心聚乙烯催化剂(cat-8)聚合行为第60-61页
    4.5 三异丁基铝(TIBA)预还原无机铬钒双中心聚乙烯催化剂(cat-9)聚合行为第61-62页
    4.6 不同预还原剂对无机铬钒双中心催化剂的聚合活性的影响第62-65页
        4.6.1 不同烷基铝对乙烯均聚活性的影响第62-64页
        4.6.2 不同烷基铝对共聚活性的影响第64-65页
    4.7 不同烷基铝预还原剂对无机铬钒双中心催化剂的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第65-69页
        4.7.1 不同烷基铝对乙烯均聚产物的影响第65-67页
        4.7.2 不同烷基铝对共聚产物的影响第67-69页
    4.8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5.1 全文总结第70页
    5.2 本文创新点第70-71页
    5.3 本文的不足之处及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致谢第76-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成果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工全髋关节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特点研究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下一篇:相贯桁架网格结构T型节点滞回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