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地区社会学论文--农村社会学论文

延续与分化:转型期乡村记忆的传承机制及启示--以M村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一、研究缘起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一) 理论意义第11-12页
        (二) 现实意义第12页
    三、文献综述第12-19页
        (一) 集体记忆研究的起源第12-13页
        (二) 西方集体记忆理论发展第13-14页
        (三) 国内集体记忆研究现状第14-15页
        (四) 乡村记忆的相关研究与简评第15-19页
第二章 研究设计第19-24页
    一、研究方法第19页
    二、概念界定第19-22页
        (一) 乡村记忆第19-20页
        (二) 记忆载体第20页
        (三) 村寨第20-21页
        (四) 社会转型第21-22页
    三、研究框架第22-24页
第三章 调查村庄背景介绍第24-27页
第四章 社会转型中乡村记忆的延续第27-40页
    一、村庄空间结构相对稳定是乡村记忆延续的前提条件第27-31页
        (一) 记忆载体维系了乡村记忆延续的空间场第28-29页
        (二) 记忆载体为乡村空间记忆的形成提供参照物第29-31页
    二、记忆载体的保存是乡村记忆延续的基础第31-36页
        (一) 记忆载体为乡村记忆的储存与提取提供了条件第31-34页
        (二) 记忆载体成为乡村记忆精神内涵的象征与纽带第34-36页
    三、记忆在生活中的唤醒与重现是乡村记忆延续的途径第36-40页
        (一) 通过记忆场景的保存使乡村记忆得到唤醒与重视第36-37页
        (二) 通过仪式互动使乡村记忆得到唤醒第37-40页
第五章 社会转型期乡村记忆的分化第40-50页
    一、乡村记忆分化的表现第40-43页
        (一) 以经济利益为取向对乡村记忆进行提取第40-41页
        (二) 以权威需求为取向对乡村记忆进行提取第41-42页
        (三) 以政策要求为取向对乡村记忆进行提取第42-43页
    二、乡村记忆分化的解读第43-44页
        (一) 乡村记忆分化是乡村记忆传承的新特征第43页
        (二) 乡村记忆分化带来乡村记忆碎片化的风险第43-44页
    三、乡村记忆分化的原因第44-50页
        (一) 社会转型中乡村记忆功能的再发现第44-45页
        (二) 村庄权威的作为与不作为第45-47页
        (三) 村民之间交流的缺乏第47-50页
第六章 对乡村记忆保护的启示第50-54页
    一、静态保护与动态保护相结合第50-52页
    二、平衡乡村记忆保护与经济开发的关系第52-53页
    三、强调对乡村记忆文本资料的整理与展示第53-54页
结语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环谐振器辅助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滤波特性研究
下一篇:吡唑羧酸衍生物及其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和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