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内蒙古中部荒漠草原的化学计量特征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18页
        1.3.1 植物群落多样性概述第14页
        1.3.2 生态化学计量学第14-15页
        1.3.3 生态化学计量学国外研究进展第15-16页
        1.3.4 我国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第16-18页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8-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8页
        1.4.2 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第20-25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0-21页
        2.1.1 地理概况第20-21页
        2.1.2 气候特征第21页
        2.1.3 植被及土壤特征第21页
    2.2 研究方法第21-23页
        2.2.1 植物取样方法第22页
        2.2.2 土壤取样方法第22-23页
        2.2.3 样品分析第23页
        2.2.4 气候数据的获取第23页
    2.3 数据分析方法第23-25页
        2.3.1 TWINSPAN分类法第23-24页
        2.3.2 CCA约束性排序第24页
        2.3.3 多样性计算方法第24-25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5-54页
    3.1 TWINSPAN分类结果第25-27页
    3.2 CCA约束性排序结果第27-31页
    3.3 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第31-35页
        3.3.1 不同群落的多样性特征第31-32页
        3.3.2 群落地上生物量与凋落物特征第32-33页
        3.3.3 群落生物量与多样性的模型拟合第33-34页
        3.3.4 多样性和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第34-35页
    3.4 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第35-42页
        3.4.1 不同群落土壤养分含量比较第35-37页
        3.4.2 不同群落土壤C、N、P的化学计量特征第37-40页
        3.4.3 土壤C、N、P与其化学计量的相关关系第40页
        3.4.4 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养分相关性分析第40-41页
        3.4.5 影响土壤养分及其化学计量的主导环境因子第41-42页
    3.5 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及个体水平化学计量特征第42-52页
        3.5.1 不同群落化学计量特征第42-43页
        3.5.2 群落水平化学计量相关关系第43-44页
        3.5.3 群落凋落物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第44页
        3.5.4 群落凋落物化学计量相关关系第44-45页
        3.5.5 优势植物化学计量特征第45-46页
        3.5.6 优势植物化学计量相关关系第46-52页
    3.6 荒漠草原土壤与植物化学计量的相关性分析第52-53页
    3.7 影响植物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的主要环境因素第53-54页
第四章 讨论第54-59页
    4.1 荒漠草原不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及生物量特征第54-55页
        4.1.1 不同群落的多样性及生物量特征第54-55页
        4.1.2 环境因子与群落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关系第55页
    4.2 荒漠草原群落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第55-57页
    4.3 荒漠草原植物化学计量特征第57-58页
    4.4 荒漠草原土壤与植物化学计量的相关性第58-59页
第五章 结论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附录第67-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淡墨诗散文的文体自觉及艺术表现
下一篇:CT脑灌注成像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