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Mn、CeWOx/TiO2催化剂的制备及NH3-SCR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36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NO_X控制技术简介第12-15页
        1.2.1 湿法脱硝第12-13页
        1.2.2 干法脱硝第13-15页
    1.3 NH_3-SCR技术研究现状第15-31页
        1.3.1 商业V_2O_5-WO_3(MoO_3)/TiO_2催化剂简介第16-18页
        1.3.2 贵金属催化剂第18页
        1.3.3 过渡金属氧化物(非贵金属)催化剂第18-26页
        1.3.4 分子筛催化剂第26-29页
        1.3.5 炭基催化剂第29-31页
    1.4 NH_3-SCR反应机理反应机理第31-33页
        1.4.1 钒基催化剂的NH_3-SCR反应机理第31-32页
        1.4.2 Mn基催化剂的NH_3-SCR反应机理第32-33页
        1.4.3 Ce基催化剂的NH_3-SCR反应机理第33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第33-36页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3-34页
        1.5.2 研究的内容第34-36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6-40页
    2.1 实验试剂与设备第36-37页
        2.1.1 实验中所涉及的化学试剂第36-37页
    2.2 催化剂的活性测试第37-38页
    2.3 催化剂表征第38-40页
        2.3.1 比表面积、孔容、孔径测试第38页
        2.3.2 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第38页
        2.3.3 透射电镜(TEM)第38页
        2.3.4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第38-39页
        2.3.5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第39页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39页
        2.3.7 热重分析(TG)第39页
        2.3.8 红外表征(FT-IR)第39-40页
第三章 MnWO_x/T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NH_3-SCR性能的研究第40-60页
    3.1 引言第40页
    3.2 催化剂的制备第40-41页
    3.3 催化剂表征第41-51页
        3.3.1 体相催化剂和负载型催化剂的织构第41-43页
        3.3.2 体相和负载型催化剂的XRD第43-44页
        3.3.3 共沉淀和浸渍法制备的具有MnWO4晶相结构催化剂XRD图第44-45页
        3.3.4 H_2-TPR第45-47页
        3.3.5 TEM分析第47-48页
        3.3.6 XPS分析第48-51页
    3.4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51-56页
        3.4.1 体相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评价第51-52页
        3.4.2 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评价第52-55页
        3.4.3 不同制备方法的催化剂活性和N_2选择性图第55-56页
    3.5 催化剂的抗水抗硫性能第56-58页
    3.6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四章 CeWTiO_x催化剂的制备及活性与抗硫性能的研究第60-85页
    4.1 引言第60-61页
    4.2 催化剂制备第61页
    4.3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61-66页
        4.3.1 不同CeO_2负载量催化剂活性第61-62页
        4.3.2 不同WO_3负载量催化剂活性第62-63页
        4.3.3 Ce_40TiO_x、W_10TiO_x、CeWO_x及Ce_40W_10TiO_x活性第63-64页
        4.3.4 NO和NH_3的氧化第64-65页
        4.3.5 不同催化剂制备方法对活性影响的比较第65-66页
    4.4 催化剂表征第66-77页
        4.4.1 不同CeO_2、WO_3负载量的CeaWb TiO_x催化剂织构第66-68页
        4.4.2 不同CeO_2、WO_3负载量的CeaWb TiO_x催化剂XRD第68-70页
        4.4.3 体相和负载催化剂XRD及织构第70-71页
        4.4.4 H_2-TPR表征第71-72页
        4.4.5 XPS第72-75页
        4.4.6 吡啶红外(Pyridine-IR)第75-76页
        4.4.7 NH_3-TPD第76-77页
    4.5 催化剂抗H_2O、SO_2性能第77-84页
        4.5.1 原位抗水抗硫测试第77-78页
        4.5.2 抗水抗硫稳定性测试第78-80页
        4.5.3 抗硫前后比表面积、孔结构第80-82页
        4.5.4 抗硫前后催化剂性质比较第82页
        4.5.5 抗硫后催化剂TG表征第82-84页
    4.6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5-88页
    5.1 结论第85-86页
    5.2 展望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103页
致谢第103-104页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轻混凝土与HRB500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试验研究
下一篇:奇正则无爪图的配对控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