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主要符号注释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微结构刀具制造技术主要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五轴联动路径规划与干涉预测主要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课题来源及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15-16页 |
1.3.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微切削刃阵列结构的设计及其微磨削制造研究 | 第17-35页 |
2.1 具有微切削刃阵列结构的球形铣刀概述 | 第17-18页 |
2.2 铣刀的选用 | 第18-19页 |
2.3 微切削刃阵列结构微磨削加工方案设计 | 第19-20页 |
2.4 微切削刃阵列的形状控制 | 第20-24页 |
2.4.1 微切削刃阵列磨削加工过切预测模型 | 第20-22页 |
2.4.2 微切削刃阵列磨削加工尺寸参数计算 | 第22-24页 |
2.5 微切削刃阵列的加工 | 第24-28页 |
2.5.1 微磨削加工及检测设备选用 | 第24页 |
2.5.2 金刚石砂轮选型及其V形尖端修整 | 第24-26页 |
2.5.3 微切削刃阵列的微磨削加工参数与现场 | 第26-28页 |
2.6 微切削刃阵列的检测与分析 | 第28-34页 |
2.6.1 微切削刃阵列几何尺寸检测与分析 | 第28-30页 |
2.6.2 微切削刃阵列形状控制模型反馈优化 | 第30-31页 |
2.6.3 微切削刃几何参数检测与分析 | 第31-3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微阵列结构表面铣削加工工艺研究 | 第35-55页 |
3.1 微阵列结构表面的设计 | 第35-37页 |
3.1.1 微阵列结构表面铣削加工过切预测模型 | 第35-36页 |
3.1.2 微阵列结构表面铣削加工尺寸边界条件 | 第36-37页 |
3.2 微沟槽阵列表面铣削加工工艺参数实验 | 第37-46页 |
3.2.1 微沟槽阵列表面铣削加工方案设计 | 第37-39页 |
3.2.2 加工参数实验方案及实验组设置 | 第39-40页 |
3.2.3 设备选用与加工现场 | 第40-41页 |
3.2.4 微沟槽阵列表面质量的检测与分析 | 第41-44页 |
3.2.5 微沟槽阵列形状精度检测及分析 | 第44-46页 |
3.3 微锥塔棱边毛刺去除工艺 | 第46-50页 |
3.3.1 微锥塔棱边毛刺去除工艺设计 | 第46页 |
3.3.2 实验方案与实验组设置 | 第46-47页 |
3.3.3 微锥塔棱边去毛刺工艺的验证与分析 | 第47-48页 |
3.3.4 微锥塔棱边毛刺高度与加工参数的关系 | 第48-49页 |
3.3.5 去毛刺后微锥塔阵列形状精度检测及分析 | 第49-50页 |
3.4 微切削刃阵列的有无对切削热的影响 | 第50-53页 |
3.4.1 切削热对比实验设计与实现 | 第50-52页 |
3.4.2 切削热对比实验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微结构自由曲面设计及其五轴联动加工方法 | 第55-69页 |
4.1 微结构自由曲面的设计 | 第55-57页 |
4.2 微结构自由曲面五轴联动加工路径规划数学模式 | 第57-59页 |
4.3 微结构自由曲面加工实验 | 第59-65页 |
4.3.1 实验组设置 | 第59-61页 |
4.3.2 设备选用与加工现场 | 第61-63页 |
4.3.3 检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63-65页 |
4.4 非球形刀具球形化数学模型 | 第65-6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应用实例——个性化假体柄微结构曲表面加工 | 第69-80页 |
5.1 个性化人体髋关节假体柄概述 | 第69-70页 |
5.2 CT图像三维数据提取重建及个性化假体柄设计 | 第70-71页 |
5.3 个性化髋关节假体柄的设计 | 第71-72页 |
5.4 个性化假体柄表面微结构及四轴联动加工方法的设计 | 第72-73页 |
5.5 个性化假体柄表面微结构加工现场 | 第73-74页 |
5.6 个性化假体柄表面微结构检测与分析 | 第74-7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附件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