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构造论文

柴油发动机高压共轨压力传感器的研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高压共轨压力传感器的发展状况第11-13页
        1.2.1 国内外主流品牌解决方案及存在的问题第11-13页
        1.2.2 产品市场发展趋势第13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3-15页
第二章 柴油发动机高压共轨压力传感器整体设计第15-24页
    2.1 引言第15页
    2.2 柴油发动机高压共轨压力传感器的原理框架第15-17页
        2.2.1 高压共轨压力传感器的主要组成和原理第15-17页
        2.2.2 高压共轨压力传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参数第17页
    2.3 柴油发动机高压共轨压力传感器的感测方案设计第17-20页
        2.3.1 硅应变压力传感方案设计及特点第17-19页
        2.3.2 硅应变压力传感器载体膜片设计第19-20页
        2.3.3 硅应变压力传感器烧结工艺设计及特点第20页
    2.4 柴油发动机高压共轨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处理技术第20-23页
        2.4.1 ZMD3138功能概述第21页
        2.4.2 ZMD3138使用原理图与内部框架第21-23页
        2.4.3 ZMD3138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第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柴油发动机高压共轨压力传感器关键技术设计第24-39页
    3.1 引言第24页
    3.2 高压共轨压力传感器机械结构设计第24-28页
        3.2.1 一体式结构第24-25页
        3.2.2 分体式结构第25-27页
        3.2.3 细长杆结构第27-28页
    3.3 高压共轨压力传感器敏感元件的封装保护方式第28-31页
        3.3.1 敏感元件封装保护材料特点与选择第28-30页
        3.3.2 敏感元件封装保护胶的工艺要点第30-31页
    3.4 高压共轨压力传感器电气连接设计第31-35页
        3.4.1 电路板与敏感元件之间的电气连接方式第31-33页
        3.4.2 电路板与插座之间的电气连接方式第33-35页
    3.5 高压共轨压力传感器的EMC设计第35-37页
        3.5.1 EMC一般防护控制手段第35-36页
        3.5.2 传感器采用的EMC手段第36-37页
    3.6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柴油发动机高压共轨压力传感器的性能测试第39-52页
    4.1 引言第39页
    4.2 性能测试指标与装置第39-41页
        4.2.1 性能测试指标介绍第39-40页
        4.2.2 性能测试装置介绍第40-41页
    4.3 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第41-50页
        4.3.1 绝缘电阻测试第41-42页
        4.3.2 工作电流测试第42页
        4.3.3 常温精度测试第42-43页
        4.3.4 跌落实验第43-44页
        4.3.5 湿热影响测试第44-45页
        4.3.6 高低温测试第45-46页
        4.3.7 振动测试第46页
        4.3.8 模拟运输振动测试第46-47页
        4.3.9 始动漂移测试第47-48页
        4.3.10 疲劳冲击测试第48-49页
        4.3.11 高低温冲击测试第49页
        4.3.12 长时间漂移试验第49-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五章 应用案例第52-59页
    5.1 引言第52页
    5.2 在KYCRP-WX01上的应用第52-54页
        5.2.1 KYCRP-WX01的初步介绍第52-53页
        5.2.2 KYCRP-WX01的测试情况第53-54页
        5.2.3 KYCRP-WX01使用结论分析第54页
    5.3 在KYCRP-GK01型号应用第54-57页
        5.3.1 KYCRP-GK01的初步介绍第54-57页
        5.3.2 KYCRP-GK01的测试情况第57页
        5.3.3 KYCRP-GK01使用结论分析第57页
    5.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icroRNA-203靶向ZNF217基因调控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研究
下一篇:基本公共服务对云南省农村贫困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