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5年)论文--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5年)论文--古代史籍论文

清修南宋《春秋》学著作比勘研究--以《通志堂经解》本与《四库全书》本的比对为中心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绪论第11-18页
    一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1-13页
    二 学术史回顾第13-16页
    三 论文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第16-18页
第一章 《通志堂经解》与《四库全书》编修概述第18-25页
    一 徐乾学、纳兰性德与《通志堂经解》的编修第18-20页
    二 清高宗与《四库全书》的编修第20-25页
第二章 《通志堂经解》本与《四库全书》本南宋《春秋》学著作的文本差异第25-108页
    一 陈傅良《止斋先生春秋后传》第27-38页
    二 吕祖谦《左氏传说》第38-47页
    三 黄仲炎《春秋通说》第47-63页
    四 张洽《春秋集注》第63-86页
    五 吕大圭《春秋或问》第86-108页
第三章 《通志堂经解》本与《四库全书》本南宋《春秋》学著作文本差异之分析第108-118页
    一 《四库全书》本对敏感词语的改动第108-109页
    二 《四库全书》本补充《通志堂经解》本空白或墨块之处第109-110页
    三 《四库全书》本对长句作改动,往往改变原文句意第110-111页
    四 《四库全书》本直接删去某些语句第111-113页
    五 《四库全书》本释文比《通志堂经解》本为多第113-114页
    六 两种文本某些用字歧异第114-118页
第四章 《通志堂经解》本与《四库全书》本南宋《春秋》学著作文本差异之原因第118-137页
    一 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与“夷狄”书写第118-125页
    二 开放性与文字改动:《四库全书》本与《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比对之所见第125-130页
    三 《四库全书》编纂过程中的改动第130-134页
    四 所用底本不同第134-135页
    五 官方修书和私人修书的差别第135-137页
结语第137-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45页
致谢第145-146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协作中继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下一篇:典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人体暴露及健康风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