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香格里拉县天生桥温泉和下给温泉特征及钙华形成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地热资源 | 第12页 |
1.2.2 水文地球化学 | 第12-14页 |
1.2.3 钙华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8-35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8-19页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9-27页 |
2.2.1 地层 | 第19-21页 |
2.2.2 岩浆岩 | 第21页 |
2.2.3 地质构造 | 第21-25页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5-27页 |
2.4 温泉概述 | 第27-35页 |
2.4.1 天生桥温泉(YX1) | 第27-30页 |
2.4.2 下给温泉(YX2) | 第30-35页 |
第三章 水化学特征 | 第35-46页 |
3.1 水样的采集及分析 | 第35页 |
3.2 地下热水的水化学特征 | 第35-46页 |
3.2.1 主要组分 | 第35-39页 |
3.2.2 次要组分 | 第39页 |
3.2.3 微量组分 | 第39-40页 |
3.2.4 特征组分 | 第40-42页 |
3.2.5 综合指标 | 第42-44页 |
3.2.6 水化学类型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分析 | 第46-53页 |
4.1 补给来源 | 第46-47页 |
4.2 补给高程 | 第47-49页 |
4.3 补给温度 | 第49-50页 |
4.4 地下水年龄 | 第50-51页 |
4.4.1 镭氡法 | 第50页 |
4.4.2 氚法 | 第50-51页 |
4.5 CO_2 来源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热储分析 | 第53-64页 |
5.1 热源分析 | 第53页 |
5.2 热储温度 | 第53-59页 |
5.2.1 SiO_2 地热温标 | 第54-55页 |
5.2.2 阳离子地热温标 | 第55-56页 |
5.2.3 Na-K-Mg三角图解法 | 第56-57页 |
5.2.4 多矿物平衡化学温标 | 第57-58页 |
5.2.5 热储温度估算 | 第58-59页 |
5.3 冷热水混合比例 | 第59-62页 |
5.4 循环深度 | 第62-64页 |
第六章 钙华分析 | 第64-76页 |
6.1 钙华特征 | 第64-68页 |
6.1.1 天生桥温泉的钙华特征 | 第64-66页 |
6.1.2 下给温泉的钙华特征 | 第66-68页 |
6.2 钙华成因 | 第68-73页 |
6.2.1 钙华沉积机理 | 第68-69页 |
6.2.2 钙华沉积影响因素 | 第69-72页 |
6.2.3 钙华沉积趋势 | 第72-73页 |
6.3 钙华景观演化过程 | 第73-76页 |
6.3.1 钙华演化阶段 | 第73-74页 |
6.3.2 近期天生桥温泉钙华的演化 | 第74页 |
6.3.3 近期下给温泉钙华的演化 | 第74-76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建议 | 第76-79页 |
7.1 总结 | 第76-78页 |
7.2 建议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个人简历 | 第84-85页 |
附表 | 第85-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