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民事诉讼调解检察监督制度的完善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序言第10-11页
一、民事诉讼调解检察监督概述第11-14页
    (一) 民事诉讼调解检察监督概念第11-12页
    (二) 民事诉讼调解检察监督特征第12-13页
        1. 职权行使依据的确定性第12页
        2. 职权行使目的的特殊性第12页
        3. 职权行使方式的规范性第12-13页
    (三) 民事诉讼调解检察监督原则第13-14页
        1. 依法监督原则第13页
        2. 有限监督原则第13页
        3. 司法效率原则第13-14页
        4. 补充监督原则第14页
二、民事诉讼调解检察监督价值分析第14-17页
    (一) 维护司法公正第15页
    (二) 实现权力制约第15-16页
    (三) 有效规制虚假诉讼和恶意调解第16页
    (四) 合理填补法院调解制度的固有漏洞第16-17页
三、我国民事诉讼调解检察监督的必要性第17-22页
    (一) 我国民事诉讼调解检察监督存在的问题第17-20页
        1. 监督范围界定模糊第17-18页
        2. 监督方式缺乏具体操作性第18-19页
        3. 不同再审启动主体角色定位问题第19-20页
        4. 事后救济程序保障机制不健全第20页
    (二) 我国民事诉讼调解检察监督现存问题的原因第20-22页
        1. 检察监督工作格局上的重刑轻民第20-21页
        2. 法检认识上缺乏统一性第21页
        3. 立法上的不完善第21-22页
四、完善民事诉讼调解检察监督制度第22-26页
    (一) 明确界定监督的具体范围第22-23页
    (二) 规范检察监督的操作方式第23-25页
        1. 增强监督方式具体操作性第23-24页
        2. 区分监督方式的适用类型第24页
        3. 建立衔接机制第24-25页
    (三) 明晰再审启动主体间的关系第25-26页
    (四) 健全检察监督的保障机制第26页
结语第26-28页
参考文献第28-30页
致谢第30页

论文共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纪检监察证据向刑事司法证据转化问题研究
下一篇:云环境下可验证的近似图像共享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