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K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案例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14页 |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0.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0.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0.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0.2.1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0.2.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0.3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 案例描述 | 第14-21页 |
1.1 WK公司简介 | 第14-15页 |
1.2 WK公司应收账款及其管理现状 | 第15-17页 |
1.3 WK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描述 | 第17-21页 |
1.3.1 应收账款中的“钉子户” | 第17-18页 |
1.3.2 岁月久远的应收账款 | 第18页 |
1.3.3 应收账款快速增重 | 第18-19页 |
1.3.4 信用政策外衣下的花样交易 | 第19-21页 |
2 案例分析 | 第21-36页 |
2.1 理论依据 | 第21-23页 |
2.1.1 应收账款管理的含义 | 第21页 |
2.1.2 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 第21页 |
2.1.3 应收账款管理的具体内容 | 第21-23页 |
2.2 WK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3-30页 |
2.2.1 应收账款客户信用风险大 | 第23-25页 |
2.2.2 应收账款逾期现象严重 | 第25-27页 |
2.2.3 应收账款数额过大 | 第27-30页 |
2.2.4 缺乏有效的信用管理 | 第30页 |
2.3 WK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0-36页 |
2.3.1 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职责不清 | 第30-32页 |
2.3.2 缺乏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 | 第32-33页 |
2.3.2.1 缺乏科学的信用管理政策 | 第32页 |
2.3.2.2 缺乏真实可靠的客户档案信息管理 | 第32-33页 |
2.3.2.3 缺乏规范的审批流程 | 第33页 |
2.3.2.4 缺乏客观的信用评价标准 | 第33页 |
2.3.3 应收账款催收环节薄弱 | 第33-34页 |
2.3.4 业绩考核制度不合理 | 第34-36页 |
3 对策建议 | 第36-43页 |
3.1 明确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的职能 | 第36-37页 |
3.2 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 | 第37-39页 |
3.3 建立合理有效的应收账款催收管理程序 | 第39-41页 |
3.4 改进业绩考核制度与应收账款管理目标 | 第41-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