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地基和基础的理论和计算论文

考虑空洞影响的条形地基极限承载力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2页
    1.1 研究目的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2-20页
        1.2.1 含空洞地基极限承载力研究现状第12-18页
        1.2.2 极限分析上限法研究现状第18-19页
        1.2.3 目前存在的问题第19-20页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0-22页
        1.3.1 本文主要内容第20-21页
        1.3.2 本文技术路线第21-22页
第2章 基本理论和数值方法第22-38页
    2.1 极限分析上限法基本理论第22-25页
        2.1.1 理想塑性假设第22-23页
        2.1.2 Drucker假设和屈服准则第23-24页
        2.1.3 机动场满足的条件第24页
        2.1.4 虚功率原理第24-25页
        2.1.5 上限法计算基本步骤第25页
    2.2 DLO法简介第25-32页
        2.2.1 DLO法基本理论第26-29页
        2.2.2 节点密度对DLO法精度的影响第29-32页
    2.3 关于DLO法的基本验证第32-36页
    2.4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3章 含空洞地基的极限承载力数值模拟第38-53页
    3.1 概述第38页
    3.2 数值极限法软件原理和功能第38-45页
        3.2.1 LimitState:GEO软件简介第38页
        3.2.2 模型材料第38-42页
        3.2.3 安全系数(Adequacy Factor)第42-43页
        3.2.4 纠错功能第43-44页
        3.2.5 Report功能第44-45页
    3.3 关于含空洞条形地基承载力的数值模拟第45-52页
        3.3.1 基本假定第45-46页
        3.3.2 建立模型第46页
        3.3.3 承载力算例第46-52页
    3.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4章 破坏模式探究及承载力影响分析第53-68页
    4.1 概述第53页
    4.2 含空洞地基的破坏模式第53-60页
        4.2.1 矩形空洞地基的破坏模式第53-55页
        4.2.2 拱形空洞地基的破坏模式第55-57页
        4.2.3 圆形空洞地基的破坏模式第57-59页
        4.2.4 含空洞地基破坏模式小结第59-60页
    4.3 含空洞地基承载力特性的分析第60-66页
        4.3.1 空洞覆土深度对承载力的影响第60-61页
        4.3.2 空洞洞径对承载力的影响第61-63页
        4.3.3 地基土内摩擦角对承载力的影响第63-64页
        4.3.4 空洞偏心距对承载力的影响第64-65页
        4.3.5 空洞的不同形状对承载力的影响第65-66页
    4.4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5章 考虑空洞影响的承载力修正系数第68-79页
    5.1 概述第68页
    5.2 含空洞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案第68-76页
        5.2.1 含空洞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_c的确定第69-71页
        5.2.2 含空洞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_q的确定第71-74页
        5.2.3 含空洞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_r的确定第74-76页
    5.3 含空洞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案的验证第76-77页
    5.4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9-82页
    6.1 结论第79-80页
    6.2 展望第80-82页
致谢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耦合钻井液温度特性的地热井井筒温度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下一篇:长江口沉积物地球化学—物源、风化作用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