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第11-23页 |
1. 祖国医学对痔的认识 | 第11-14页 |
1.1 痔的历史沿革 | 第11页 |
1.2 痔的病因病机 | 第11-13页 |
1.3 痔的治疗 | 第13-14页 |
2. 现代医学对痔的认识 | 第14-23页 |
2.1 痔的概述 | 第14-15页 |
2.2 痔的流行病学 | 第15页 |
2.3 痔的生理解剖概要 | 第15-16页 |
2.4 痔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16-17页 |
2.5 痔的诊断 | 第17-18页 |
2.6 痔的鉴别诊断 | 第18页 |
2.7 痔的治疗 | 第18-23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3-37页 |
1. 临床资料 | 第23-25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23页 |
1.2 混合痔的诊断标准 | 第23页 |
1.3 本课题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剔除标准 | 第23-24页 |
1.4 一般资料 | 第24-2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5-28页 |
2.1 治疗组 | 第25-27页 |
2.2 对照组 | 第27-28页 |
3. 观察方法 | 第28页 |
4. 疗效观察指标 | 第28-30页 |
5. 统计方法 | 第30页 |
6. 数据统计结果 | 第30-36页 |
6.1 术后肛门疼痛 | 第31-32页 |
6.2 术后肛缘水肿 | 第32-33页 |
6.3 术后出血 | 第33页 |
6.4 排尿障碍 | 第33页 |
6.5 创面愈合时间 | 第33-34页 |
6.6 手术时间 | 第34页 |
6.7 住院天数 | 第34页 |
6.8 肛缘皮赘形成 | 第34页 |
6.9 肛门直肠狭窄 | 第34-35页 |
6.10 临床疗效 | 第35页 |
6.11 总体疗效 | 第35-36页 |
7. 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7.1 一般资料分析 | 第36页 |
7.2 观察指标数据分析 | 第36-37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37-41页 |
1.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 | 第37页 |
2. 外剥内扎术联合荷包缝合术的理论基础 | 第37-39页 |
2.1 痔结扎术的中医理论沿革 | 第37-38页 |
2.2 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手术)的西医理论沿革 | 第38页 |
2.3 外剥内扎术联合荷包缝合术的特色与优势 | 第38-39页 |
3. 研究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4.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附录 | 第46-52页 |
附录1 | 第46-51页 |
附录2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