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干预儿童功能性便秘(气滞型)临床研究
提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临床研究 | 第9-19页 |
1.一般资料 | 第9-10页 |
1.1 诊断标准 | 第9-10页 |
1.2 纳入标准 | 第10页 |
1.3 排除标准 | 第10页 |
1.4 剔除标准和脱落标准 | 第10页 |
2.研究方法 | 第10-14页 |
2.1 分组方法 | 第10-11页 |
2.2 耳穴压豆选取穴位及材料 | 第11-12页 |
2.3 操作方法 | 第12页 |
2.4 观察方法、项目及指标 | 第12页 |
2.5 疗效判定标准 | 第12-13页 |
2.6 资料统计方法 | 第13-14页 |
3.研究结果 | 第14-19页 |
3.1 实验前相关性结果分析 | 第14-17页 |
3.2 实验后相关性结果分析 | 第17-19页 |
讨论 | 第19-29页 |
1.中医对儿童功能性便秘理解 | 第19-20页 |
1.1 中国历代医家对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认识 | 第19页 |
1.2.病因病机 | 第19-20页 |
1.3.现今中医对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理解 | 第20页 |
2.西医对于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认识 | 第20-22页 |
2.1 发病机制 | 第21-22页 |
3.耳穴压豆研究进展 | 第22-26页 |
3.1 耳穴压豆治疗便秘的研究进展 | 第22-25页 |
3.2 耳穴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选穴依据 | 第25-26页 |
4.耳穴压豆治疗儿童疾病的优势 | 第26-27页 |
4.1 儿科病人的特点 | 第26-27页 |
4.2 耳穴压豆治疗儿童疾病的优势 | 第27页 |
4.3 耳穴压豆值得注意的问题 | 第27页 |
5.研究结果 | 第27-29页 |
5.1 治疗前后的总症状改善 | 第27页 |
5.2 治疗前后单项中医症状改善情况 | 第27-28页 |
5.3 观察耳穴阳性反应 | 第28页 |
5.4 耳穴压豆无副作用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综述 | 第33-40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 | 第40-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发表论文 | 第46-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