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1.1 引言 | 第10页 |
| 1.2 氧化铝陶瓷概述 | 第10-12页 |
| 1.3 氧化铝结构陶瓷的增韧方法与机理 | 第12-17页 |
| 1.3.1 晶须/纤维增韧 | 第13-14页 |
| 1.3.2 颗粒增韧 | 第14-16页 |
| 1.3.3 相变增韧 | 第16页 |
| 1.3.4 层状增韧 | 第16页 |
| 1.3.5 织构增韧 | 第16-17页 |
| 1.4 氧化铝陶瓷的织构化 | 第17-20页 |
| 1.4.1 氧化铝织构陶瓷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1.4.2 细晶氧化铝织构陶瓷 | 第19-20页 |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 | 第20页 |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第2章 片状氧化铝模板籽晶的形貌调控研究 | 第22-32页 |
| 2.1 引言 | 第22页 |
| 2.2 沿[0001]取向的模板籽晶的制备技术 | 第22-23页 |
| 2.3 [0001]片状氧化铝微晶微观形貌和相结构的调控研究 | 第23-27页 |
| 2.3.1 初始原料对片状氧化铝模板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23-24页 |
| 2.3.2 烧结时间对片状氧化铝模板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24页 |
| 2.3.3 熔盐比例对片状氧化铝模板形貌的影响 | 第24-25页 |
| 2.3.4 熔盐种类对片状氧化铝模板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25-26页 |
| 2.3.5 片状氧化铝模板的物相结构分析研究 | 第26-27页 |
| 2.4 生长助剂对片状氧化铝微晶相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研究 | 第27-31页 |
| 2.4.1 SiO_2助剂对片状氧化铝微晶的相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27-29页 |
| 2.4.2 CaO和SiO_2混合助剂对片状氧化铝微晶相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29-31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3章 氧化铝织构陶瓷的定向生长研究 | 第32-40页 |
| 3.1 引言 | 第32页 |
| 3.2 氧化铝织构陶瓷的制备工艺及表征手段 | 第32-34页 |
| 3.3 氧化铝织构陶瓷的模板晶粒定向生长研究 | 第34-39页 |
| 3.3.1 基体与模板的相结构和微观形貌研究 | 第34-35页 |
| 3.3.2 陶瓷素坯的相结构和微观形貌研究 | 第35-36页 |
| 3.3.3 烧结助剂对织构陶瓷取向度的影响 | 第36页 |
| 3.3.4 氧化铝织构陶瓷的取向度随温度的变化研究 | 第36-38页 |
| 3.3.5 氧化铝织构陶瓷的微观形貌演变研究 | 第38-39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4章 氧化铝织构陶瓷的力学性能研究 | 第40-50页 |
| 4.1 普通陶瓷与织构陶瓷相结构与微观形貌对比研究 | 第40-42页 |
| 4.1.1 普通陶瓷与织构陶瓷的相结构对比研究 | 第40-41页 |
| 4.1.2 普通陶瓷与织构陶瓷的微观形貌对比研究 | 第41-42页 |
| 4.2 取向度对氧化铝织构陶瓷的断裂模式的影响研究 | 第42-43页 |
| 4.3 取向度对氧化铝织构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43-48页 |
| 4.3.1 取向度对维氏硬度的影响研究 | 第44-45页 |
| 4.3.2 取向度对抗弯强度的影响研究 | 第45-47页 |
| 4.3.3 取向度对断裂韧性的影响研究 | 第47-48页 |
| 4.4 普通陶瓷与织构陶瓷的力学性能对比研究 | 第48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结论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7-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