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导言 | 第7-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页 |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第7-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第一章 企业信用监管基本理论 | 第13-21页 |
第一节 企业信用监管基本内涵 | 第13-14页 |
一、信用概念 | 第13页 |
二、企业信用概念 | 第13页 |
三、企业信用监管基本内涵 | 第13-14页 |
四、中小企业概念 | 第14页 |
第二节 企业信用监管意义 | 第14-18页 |
一、推进中小企业信用监管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15-16页 |
二、推进中小企业信用监管是形成社会信用体系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 第16-17页 |
三、中小企业信用现状迫切需要推进企业信用监管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发达国家企业信用管理基本模式 | 第18-19页 |
一、美国模式——市场主导型 | 第18页 |
二、欧洲模式——政府主导型 | 第18-19页 |
三、日本模式——政府特许经营型 | 第19页 |
第四节 我国企业信用监管基本模式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企业信用监管必要性分析 | 第21-26页 |
第一节 信息化理论分析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博弈论理论分析 | 第22-24页 |
一、基础模型:囚徒困境模型 | 第22页 |
二、信用监管:使守信形成博弈均衡 | 第22-24页 |
第三节 不对称信息理论分析 | 第24-26页 |
第三章 上海市奉贤区中小企业信用监管现状 | 第26-34页 |
第一节 上海市奉贤区中小企业发展概况 | 第26-27页 |
第二节 上海市奉贤区中小企业信用现状 | 第27-29页 |
一、上海市奉贤区中小企业信用缺失问卷调查 | 第27-28页 |
二、上海市奉贤区中小企业信用缺失典型案例 | 第28-29页 |
第三节 上海市奉贤区中小企业信用监管措施 | 第29-34页 |
一、市场准入阶段的监管措施 | 第31-32页 |
二、市场行为阶段的监管措施 | 第32页 |
三、市场退出阶段的监管措施 | 第32-33页 |
四、联合惩戒的监管措施 | 第33-34页 |
第四章 上海市奉贤区中小企业信用监管问题分析 | 第34-38页 |
第一节 监管职能欠缺,法律依据缺失 | 第34-35页 |
第二节 信用数据整合欠妥,公众获知途径匮乏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奖惩机制不完善,失信企业少制约 | 第36-38页 |
第五章 中小企业信用监管对策 | 第38-44页 |
第一节 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监管法律框架 | 第38-39页 |
一、构建完善的企业信用法律体系 | 第38-39页 |
二、构建合理的企业信用信息互通体系 | 第39页 |
第二节 深入开发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功能 | 第39-41页 |
一、突破单一录入限制,扩大企业信用信息流量 | 第40-41页 |
二、建立信用信息协作制度,实现信息共享 | 第41页 |
第三节 重设企业信用分类标准,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 | 第41-44页 |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监管指标体系和分类标准 | 第41-43页 |
二、加强依法行政,强化企业属地管理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44页 |
二、研究的局限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上海市奉贤区中小企业信用缺失问题调查问卷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